晚来一棹鉴湖东,队队峰峦入短篷
诗句 | 读音 |
---|---|
队队峰峦入短篷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一東 拼音: 4fēng luánrùduǎnpéng |
晚来一棹鉴湖东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wǎn láiyīzhào|zhuōjiàn húdōng |
晚来一棹鉴湖东,队队峰峦入短篷释义
【队】《唐韻》《集韻》《韻會》徒對切《正韻》杜對切,音憝。《說文》从高隊也,失也。又《玉篇》部也。百人也。《廣韻》羣隊也。《左傳·文十六年》楚子乗馹,會師於臨品,分爲二隊。《註》隊,部也。兩道攻之。《司馬相如·上林賦》車按行,騎就隊。又《集韻》《正韻》直類切,音懟。《集韻》落也。《禮·檀弓》退人若將隊諸淵。又《樂記》上如抗,下如隊。《釋文》隊,直媿反。《左傳·成十二年》俾隊其師。《集韻》本作墜。亦作隧。又《集韻》徐醉切,音遂。與隧同。詳隧字註。又《前漢·王莽傳》分爲六尉六隊。《註》隊,音遂。又《天子傳》得絕銒山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
【短】《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端上聲。《說文》有所長短,以矢爲正。《徐曰》若以弓爲度也。《廣韻》促也,不長也。《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禮·月令》度有長短。又長短術。《史記·六國年表》謀詐用,而縱橫長短之說起。《註》長短術興於六國時,行長入短,其語隱謬,用相激怒。又短功。《唐書·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爲短功。又短人。《史記·孔子世家》僬僥三尺,短之至也。《荀子·非相篇》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張華·博物志》伊尹黑而短。又凡指人過失曰短。《史記·屈原傳》
【晚来】;入夜。唐杜甫《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郭沫若《芭蕉花》:“白日里家务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典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棹】《唐韻》同櫂。《謝靈運·登臨海嶠詩》鶩棹逐驚流。又《類篇》直角切。《正字通》倚卓也。《楊億·談苑》咸平景德中,主家造檀香倚卓。又木名。《南方草木狀》棹樹榦葉俱似椿,以其葉鬻汁漬果,呼爲棹汁。若以棹汁雜彘肉食者,爲雷震。出高涼郡。
【鉴湖】“鉴湖”。1.湖名。即镜湖。又称长湖、庆湖。在浙江绍兴城西南二公里。为绍兴名胜之一。唐杜甫《壮游》诗:“越女天下白,鑑湖五月凉。”元萨都剌《题汀州丁三溪知事卷》诗:“鑑湖分半曲,贺老竟何如。”2.湖名。在江西省吉水县东二里。《古谣谚》卷二七引《广舆记·鉴湖谚》:“水绕鑑湖弦,吉水出状元。”3.湖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湖滨有阅微草堂,相传为清代文人纪昀谪戍新疆时的故居所在。现为游览胜地。4.浙江绍兴的别称。因境内鉴湖得名。清末绍兴籍革命党人秋瑾自号鉴湖女侠。汉
【东】《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詩·大雅》東有啓明。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又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又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又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