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白鸥远,千山黄叶深

万里白鸥远,千山黄叶深

诗句读音
千山黄叶深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 qiān shānhuáng yèshēn
万里白鸥远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wàn|mòlǐbái ōuyuǎn|yuàn

万里白鸥远,千山黄叶深释义

【千山】1.极言山多。唐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宋王安石《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2.山名。在今辽宁省西南部,为长白山的支脉。上有月芽、钵盂、笔架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黄叶】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南朝梁丘迟《赠何郎》诗:“檐际落黄叶,堦前网緑苔。”唐李白《秋思》诗:“燕支黄叶落,妾望白登臺。”元范梈《题李白郎官湖》诗:“黄叶当头乱打人,门前繫着青驄马。”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崔孝廉》:“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2.佛教语。以杨树黄叶为金,比喻天上乐果,能止人间众恶。前蜀贯休《题惠琮律师院》诗:“苦节兼青目,公卿话有餘。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万】《廣韻》《集韻》《韻會》同萬。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又《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又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又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又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又姓。《通志·氏族略》萬

【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白鸥】水鸟名。唐李白《江上吟》:“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宋张耒《望龟山》诗之一:“轻舟渔子犯烟去,照水白鸥窥影飞。”明高启《哭临川公》诗:“竟成黄犬叹,莫遂白鸥期。”2.比喻白浪。《文选·鲍照<还都道中作>诗》:“腾沙鬱黄雾,飜浪扬白鸥。”刘良注:“飜浪有似白鸥鸟也。”典

【远】〔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