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蒸润剧,喘月见吴牛
晚晴蒸润剧,喘月见吴牛释义
【晚晴】1.谓傍晚晴朗的天色。南朝梁何逊《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振衣喜初霽,褰裳对晚晴。”唐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明唐寅《题画》诗:“草阁吟秋倚晚晴,云山满目夕阳明。”2.比喻晚年处境优裕。《新民晚报》1987.2.24:“他呢,笑谈白头逢盛年,人间重晚晴。”
【蒸】《唐韻》煑仍切,音烝。《說文》折麻中榦也。《詩·小雅》以薪以蒸。《箋》麤曰薪,細曰蒸。《周禮·天官·甸師》帥其徒以薪蒸,役外內饔之事。《疏》自然小者曰蒸也。又衆也。《詩·大雅》天生蒸民。又地名。《吳越春秋》吳王召公孫聖,使門人提之蒸丘。又通烝。《爾雅·釋天》冬祭曰蒸。《註》進品物也。又《類篇》諸應切,音證。氣之上達也。《列子註》溫蒸同乎炎火,音去聲。《潘尼·苦雨賦》氣觸石而結蒸,雲膚合而仰浮。 《羣經音辨》蒸,經典蒸祭之蒸多去草,以此爲薪蒸。漢典考證:〔《周禮·天官·甸師》帥其徒,以薪蒸役內外饔之事。《註
【润】《唐韻》如順切《集韻》《韻會》《正韻》儒順切,音閏。澤也,滋也,益也。《易·說卦》雨以潤之。又水名。《水經》淮水,又東北左會潤水。又水名,出金城。《水經注》潤水,出令居縣西。又州名。《韻會》漢丹陽郡,隋置潤州。又黃潤,蜀布名。
【剧】《唐韻》奇逆切《集韻》《韻會》《正韻》竭切,音屐。《玉篇》甚也。《廣韻》增也,艱也。《王粲·詠史詩》人生各有志,終不爲此移。同知薶身劇,心亦有所施。《註》言三良殉秦穆,皆知死禍甚烈,不得不爲人用也。又戲也。《唐·杜牧·西江懷古詩》魏帝縫囊眞戲劇。又姓。《史記·游俠傳》雒陽有劇孟。又縣名。《集韻》在北海。
【喘月】1.指吴牛望月而喘。唐李峤《牛》诗:“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2.比喻遇到类似的事物因疑心而胆怯、害怕。宋黄庭坚《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之一:“便欲扫牀悬麈尾,正愁喘月似灯光。”详“喘月吴牛”。
【见】《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吴牛】吴地的水牛。唐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诗:“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宋陆游《秋怀》诗:“典琴沽市酿,卖剑买吴牛。”清陈维崧《减字木兰花·酷暑马上口占》词:“阳乌酣战,身似吴牛偏易喘。”参见“吴牛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