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然帝女镜,仰照青天奁
宛然帝女镜,仰照青天奁释义
【仰】《唐韻》《正韻》魚兩切《集韻》《韻會》語兩切,音。舉首望也。《易·繫辭》仰以觀于天文。《詩·小雅》或棲遲偃仰。又心慕曰企仰。又以尊命曰仰。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前漢·孝文帝紀》詔定三恪禮儀體式,亦仰議之。《註》仰議,猶言議於朝也。又姓。又《集韻》《正韻》魚向切,音。恃也。俟也,資也。《戰國策》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註》有望於上則仰。《史記·平準書》衣食仰給縣官。又《韻會》疑剛切,音昂。《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註》軍旅之容,闞闞仰仰。《釋文》五剛反,亦作卬。◎按《集韻》卬本仰字省文。又《楚辭·
【青天】。其色蓝,故称。《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唐孟浩然《越中逢天台太一子》诗:“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女媧氏﹞炼成三百六十五块半‘五色石’,补好了青天。”老舍《四世同堂》四:“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2.晴天。喻光明美好的世界。《太平天囯歌谣·天囯起义在金田》:“带领穷人除清妖,从此穷人见青天。”贺敬之丁毅等《白毛女》第六幕:“今天咱们翻了身,今天咱们见青天!”3.喻指清官。《京本通俗小说·错
【奁】《唐韻》《正韻》力鹽切《集韻》《韻會》離鹽切,音簾。藏香之器。一曰鏡匣。《後漢·皇后紀》帝視太后鏡奩中物。今俗以嫁女之具曰妝奩。 《說文》作籢。通作匳。別作匲。
【宛然】1.委曲顺从的样子。《诗·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毛传:“宛,辟貌。”陈奂传疏:“宛有委曲顺从之义,故云辟貌。”2.真切貌;清晰貌。《关尹子·五鉴》:“譬犹昔游再到,记忆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山川宛然,原野未改。”明乌斯道《月夜弹琴记》:“乌公尚未深信,即命骑往文庙取水洗砖而验焉,则见儿影之傍钱迹宛然在,众始惊愕。”《清史稿·灾异志三》:“﹝顺治﹞二年七月,石门资福院僧锯木,中有‘太平’二字,墨痕宛然。”3.仿佛;很象。南朝宋鲍照《字谜》诗之三:“乾之一九,隻立
【帝女】1.天帝与传说中的古帝之女。指天帝之女瑶姬。《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文选·江淹<潘黄门悼亡>诗》:“我慙北海术,尔无帝女灵。”李善注:“《宋玉集》云:楚襄王与宋玉游於云梦之野,望朝云之馆,有气焉。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此是何气也?玉对曰:昔先王游於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自云: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臺,闻王来游,愿荐枕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丹山西即巫山者也,有帝女居焉。”2.天帝与传说中的古帝之女。指炎帝之女精卫。
【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慶切,音竟。《說文》取景之器也。《玉篇》鑑也。《釋名》鏡,景也。言有光景也。《前漢·韓安國傳》淸水明鏡,不可以形逃。又明也。《前漢·衞姬傳》深說經義,明鏡聖法。又石鏡,山名。《潯陽記》石鏡山之東,一圓石縣厓,明淨照人見形。又石名。《述異記》饒州舊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又破鏡,獸名。《前漢·郊祀志》人有言,古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黃帝用一梟破鏡。《註》祠祭以解罪求福,梟鳥食母,破鏡似貙食父,黃帝欲絕其類,故使百吏祠皆用之。又姓。《姓苑》漢河內令鏡斂,後唐同光中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