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侍坐侧,妙语发天藏
宛若侍坐侧,妙语发天藏释义
【妙】《廣韻》《集韻》《正韻》彌笑切,音廟。神妙也。《易·說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莊子·寓言篇》自吾聞子之言,九年而大妙。《劉劭人物志》尤妙之人,含精于內,外無飾姿。又少年也。《杜甫詩》明公獨妙年。又纖媚也。《前漢·李夫人傳》妙麗善舞。又姓。見《姓苑》。又《集韻》弭沼切。與眇通。嫽妙,女貌。《漢·三老袁君》朕以妙身,襲表繼業。 別作玅。漢典考證:〔《易·繫辭》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謹照原文繫辭改說卦。 考證:〔《易·繫辭》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謹照原文繫辭改說
【语】《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魚上聲。《說文》論也。《徐曰》論難曰語。語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爲語,吾,語辭也。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釋名》敘也。敘己所欲說也。《易·頤卦》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詩·大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疏》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禮·雜記》三年之喪,言而不語。《註》言,自言己事也。語,爲人論說也。《家語》孔子之郯,遭程子于塗,傾蓋而語終日。又國名。《別國洞冥記》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又《廣韻》牛倨切《集
【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切,音髮。《說文》發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發,矢也。《前漢·匈奴傳》矢四發。《註》射禮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爲一發。師古曰: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又《廣韻》起也。《孟子》舜發於畝之中。又舒也,揚也。《易·乾卦》六爻發揮。《疏》發,越也。又《坤卦》發於事業。《疏》宣發也。《左傳·桓二年》聲名以發之。《註》發揚此德也。又《博雅》開也。《書·武成》發鉅橋之粟。《疏》謂開出也。《詩·小雅》明發不寐。《註》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又《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
【天藏】天然之府藏。指盐。《魏书·食货志》:“盐池天藏,资育羣生。”明杨慎《艺林伐山·天藏》:“北魏元雍奏云:‘盐池,天藏也。’宋人四六‘私盐私茶’以‘天藏月团’为对,本此。”2.谓皇家之府藏。《南齐书·张敬儿传》:“谓其大收宫女,劫夺天藏。”3.佛教菩萨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近佛画中有天藏菩萨、地藏菩萨。”4.指人的躯体。宋范成大《问天医赋》:“起死回骸,斡旋天藏。”典
【宛若】仿佛;好象。晋无名氏《晋白紵舞歌诗》:“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鵠翔。宛若龙转乍低昂,凝停善睞容仪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长和兄弟五人,幼孤。祜来哭,见长和哀容举止,宛若成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枯松再生》:“明皇遭禄山之乱,鑾舆西幸。禁中枯松復生,枝叶葱蒨,宛若新植者。”清徐士銮《宋艳·奇异》:“公命取经令读,一閲如流,宛若素习。”陶尔夫《伐木者的旅行》三:“只见一片葱绿色的密松林,它随着山坡起伏,宛若大海中的巨浪,一直伸向远方。”1.汉代女子名。《史记·孝武本纪》:“神君者,
【侍坐】1.在尊长近旁陪坐。《礼记·曲礼上》:“侍坐於所尊,敬毋餘席。”孔颖达疏:“谓先生坐一席,己坐一席,己必坐於近尊者之端,勿得使近尊者之端更有空餘之席。”《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三国魏应璩《与满公琰书》:“适有事务,须自经营;不获侍坐,良增邑邑。”《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把安老爷夫妻的座位安在东席面西……公子合金玉姊妹两个分两席打横侍坐。”2.尊长坐着,己站立侍奉。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金友章》:“一夕,友章如常执卷,而妻不坐,但佇立侍坐。”
【侧】《唐韻》阻力切《集韻》《韻會》札色切,音。旁也,傾也。《詩·召南》在南山之側。《書·洪範》無反無側。《註》不偏邪也。又隘也。《書·堯典》明明揚側陋。又叛黨曰反側。《後漢·光武紀》使反側子自安。又《儀禮·旣夕》有司請祖期曰日側。《註》側,昳也。謂將過中之時。與同。又側注,冠名。酈食其服以見沛公。又側生,茘支名。又與特通。《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醴。《註》特設一尊醴也。又《聘禮》公側授宰玉。又側授宰幣。《註》謂君特授,不假相也。又同仄。《史記·平準書》公卿鑄鏱官赤側。《註》赤側,錢名。漢典考證:〔《禮·聘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