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此陋邦,桑稀田瘠

维此陋邦,桑稀田瘠

诗句读音
维此陋邦平仄: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四江
拼音: wéicǐlòubāng
桑稀田瘠平仄:平 平 平 平
韵脚:入二十二昔
拼音: sāngxī2

维此陋邦,桑稀田瘠释义

【维】《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惟。《說文》車蓋維也。又《博雅》係也。《詩·小雅》縶之維之。《傳》維,繫也。《公羊傳·昭二十四年》且夫牛馬維婁。《註》繫馬曰維,繫牛曰婁。又《詩·小雅》四方是維。《周禮·夏官·大司馬》以維邦國。《註》維,猶連結也。又《儀禮·太射禮》中離維綱。《註》侯有上下綱,其邪制射舌之角爲維。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屠維。又《前漢·賈誼傳》是猶度江河亡維楫。《註》維,所以繫船。又《管子·牧民篇》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又《淮南子·天文訓》帝張四維,運之以斗。又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陋】《唐韻》盧切《集韻》《韻會》《正韻》郞豆切,音漏。《說文》阨陝也。《論語》在陋巷。《疏》隘陋之巷。《左傳·成九年》莒恃其陋,而不設備。又《玉篇》醜猥也。《唐書·盧杞傳》郭子儀曰:杞貌陋心險。又《玉篇》隱小也。《廣韻》疎惡也。《書·堯典》明明揚側陋。又《荀子·修身篇》少見曰陋。《禮·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又《唐韻正》魯故反,音路。《張衡·東京賦》奢未及侈,儉而不陋。規遵王度,動中得趨。於是觀禮,禮舉儀具。 《說文》本作陋。漢典考證:〔《張衡·東京賦》規遵王度,動中得趨。於是觀禮,禮舉義具。〕 謹照

【邦】〔古文〕邫《唐韻》博江切《集韻》《韻會》悲江切,音梆。《說文》國也。《周禮·天官》大宰掌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註》大曰邦,小曰國。又《釋名》邦,封也。封有功于是也。《書·蔡仲之命》乃命諸王邦之蔡。又姓。《正字通》明有邦嚴。又叶卜工切,音崩。《詩·小雅》以畜萬邦,叶上訩。《又》保其家邦。叶上同。又《大雅》御于家邦。叶上恫,凡《詩》《易》邦字同此音。

【桑】〔古文〕《唐韻》息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蘇郞切,顙平聲。《說文》蠶食葉。《徐曰》叒音若。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搏桑叒木也。蠶所食神葉,故加木叒下以別之。《典術》桑箕,星之精。《詩·豳風·註疏》爰求柔桑,穉桑也。猗彼女桑,荑桑也。蠶月條桑,枝落采其葉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愛蠶食也。《史記·貨殖傳》齊魯千畝桑麻,其人與千戸侯等。又《周禮·夏官·司爟》變國火以救時疾。《註》夏取桑柘之火。又檿桑,山桑也,絲中琴瑟絃。《書·禹貢》厥篚檿絲。又其材中弓榦。《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

【稀】《唐韻》《集韻》《韻會》香依切,音希。《說文》疏也。《徐曰》當从爻从巾。爻者,希疏之義,與爽同意,巾象禾之根莖。至於莃晞皆當从稀省,何以知之,說文無希字故也。又姓。見《姓苑》 《集韻》通作希。

【瘠】〔古文〕《廣韻》《集韻》《韻會》秦昔切,音籍。《說文》瘦也。本作膌。今作瘠。《廣韻》病也。《易·說卦》乾爲瘠馬。《疏》瘠馬,骨多也。《左傳·襄二十九年》何必瘠魯以肥。《書·微子》多瘠罔詔。《傳》紂故使民多瘠病,而無詔救之者。又《禮·樂記》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疏》瘠謂省約。又姓。又音漬。《前漢·食貨志》故堯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註》孟康曰:肉腐爲瘠。蘇林曰:瘠,音漬。師古曰:瘠,瘦病也。言無相棄捐而瘦病者耳,不當音漬也。又或作胔。《前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