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冠揖万乘,幸得厌征讨

危冠揖万乘,幸得厌征讨

诗句读音
幸得厌征讨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拼音: xìng de4zhēng tǎo
危冠揖万乘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wēi1|4yīwàn shèng

危冠揖万乘,幸得厌征讨释义

【幸得】亏。《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臣幸得待罪行间,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他原来结交我是要借我骗胡三公子,幸得胡家时运高,不得上算。”沙汀《一个秋天的晚上》:“‘哎呀,今晚上幸得遇到你们!’她深感庆幸地说。”2.有幸能够。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若使其幸得用於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歟!”

【厌】《唐韻》於葉切《集韻》《韻會》益涉切,饜入聲。《說文》笮也。从厂,聲。《徐曰》笮,鎭也。壓也。一曰伏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將以厭衆。《前漢·杜鄴傳》折衝厭難。《註》厭者,壓也。鎭壓難,使之銷靡也。又《正韻》順從貌。《荀子·儒效篇》天下厭然猶一也。又《增韻》禳也,當也。《史記·高祖紀》於是因東游以厭之。又合也。《周禮·春官巾車》王后厭翟。《註》次其羽,使相迫也。又損也。《左傳·文二年》及晉處父盟以厭之。《註》厭猶損也。又《儀禮·鄕飮酒禮》賔厭介入門左。《註》推手曰揖,引手曰厭。《疏》引手曰厭者,以手向身引

【征讨】讨伐。《国语·周语上》:“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唐储光羲《效古》诗之一:“妇人役州县,丁男事征讨。”《说唐》第十七回:“今老夫奉命征讨,你又抗拒天兵,杀害朝廷大将,罪孽重大。”孙犁《秀露集·曹丕<典论·论文>》:“曹丕幼年即随魏武征讨,武攻文治,都有经验,阅历既多,所论多切实之言。”

【危】〔古文〕《唐韻》魚爲切《集韻》《韻會》虞爲切,僞平聲。《說文》在高而懼也。从厃,人在厓上,自卪止之也。《徐曰》孝經,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故从卪。《玉篇》不安貌。《廣韻》疾也。隤也,不正也。又《禮·儒行》有比黨而危之者。《註》危,欲毁害之也。又屋棟上也。《禮·喪大記》升自東榮,中屋履危。《疏》踐履屋棟高危處。又《韻會》宿名。三星。《左傳·襄二十八年註》武之宿,虛危之星。又《書·禹貢》三危旣宅。《韻會》三峗,山名。通作危。漢典考證:〔升自東榮,中屋危。〕 謹照禮記原文,危上增履字。 考證:〔升自東榮,中屋危。

【冠】《唐韻》《集韻》《韻會》古丸切《正韻》沽歡切,音官。《說文》絭也,所以絭髮。从冖,元。冠有法制,故从寸。《徐曰》取其在首,故从元。古亦謂冠爲元服。《白虎通》冠者,卷也。卷持其髮也。《釋名》冠,貫也,所以貫韜髮也。《後漢·輿服志》上古穴居野處,衣毛冒皮。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胡,遂制冠冕纓緌。又姓。《風俗通》古者鶡冠子之後。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官去聲。《禮·曲禮》二十曰弱冠。《冠儀》冠者,禮之始也。故聖王重冠。《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韻會》男子二十加冠曰冠。又爲衆之首曰冠。《前漢·魏

【揖】《唐韻》伊入切《集韻》《韻會》《正韻》一入切,音挹。《說文》手著胷曰揖。《六書故》拱手上下左右之以相禮也。《儀禮·鄉飲酒禮賓厭介註》推手曰揖,引手曰厭。《詩詁》上手當曰厭,謂手厭於胷,引手當曰揖,下手曰拜。《周禮·秋官·司儀》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註》土揖,推手小下之也。時揖,平推手也。天揖,推手小舉之也。《前漢·高帝紀》酈生不拜長揖。《註》長揖者,手自上而極下。又《說文》攘也。◎按攘同讓。增韻,遜也。前漢王莽傳,揖大福之恩。註:揖謂讓而不當也。又進也。《禮·玉藻》進則揖之,退則揚之。《註》揖之

【万乘】1.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韩非子·五蠹》:“万乘之国莫敢自顿於坚城之下,而使强敌裁其弊也。”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序》:“灵檣千艘,靁輜万乘。”2.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赵岐注:“万乘,兵车万乘,谓天子也。”3.指帝王,帝位。《汉书·蒯通传》:“随廝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闕卿相之位。”唐贾岛《上邠宁邢司徒》诗:“马走千蹄朝万乘,地分三郡拥双旌。”明高启《张中丞庙》诗:“江头老臣泪暗滴,万乘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