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遑忧世事,灾已到颜瓢

未遑忧世事,灾已到颜瓢

诗句读音
未遑忧世事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去七志
拼音: wèi huángyōu shìshì
灾已到颜瓢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四宵
拼音: zāiyǐdàoyánpiáo

未遑忧世事,灾已到颜瓢释义

【未遑】没有时间顾及;来不及。汉扬雄《羽猎赋》:“立君臣之节,崇贤圣之业。未遑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爰至有汉,运接燔书,高祖尚武,戏儒简学,虽礼律草创,诗书未遑。”明沉德符《野获编·礼部·辛丑二宗伯》:“沉某父子,尝从大夫之后,偶因出游,未遑趋避,而衷甲之士,奋呼羣起,几不获生焉。”清魏源《客怀》诗:“劳劳啼夜乌,夜静未遑息。”孙中山《敬告同乡书》:“今二子之逋逃外国而倡保皇会也,其感恩图报之未遑,岂尚有他哉?”

【忧世】为时世或世事而忧虑。《孔丛子·记义》:“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嘆曰:‘吾……於《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唐杜甫《西阁曝日》诗:“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明李贽《与周友山书》:“不肖株守黄麻一十二年矣,近日方得一览黄鹤之胜,尚未眺晴川、游九峯也,即蒙忧世者有左道惑众之逐。”郭沫若《蒲剑集·屈原考》:“他的死因并不像一般轻薄者的怀才不遇,而是忧世愤俗,不忍看到祖国沦亡,人民流离无告。”

【事】〔古文〕叓《唐韻》鉏吏切《集韻》《韻會》仕吏切,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廣韻》使也,立也,由也。《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又《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註》三公也。又《詩·大雅》三事就緒。《註》三農之事也。又奉也。《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又營也,治也。《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又《廣韻》《類篇》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又《韻補》叶逝支切,音時。《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又叶詩紙切,音始。

【灾】《說文》同災。(災)〔古文〕《唐韻》祖才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來切,音哉。《說文》天火也。《春秋·桓十四年》御廩災。又《玉篇》害也。《書·舜典》眚災肆赦。《傳》過而有害當緩赦之。《左傳·僖十三年》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又作菑。《詩·大雅》無菑無害。 亦作甾。《史記·秦始皇紀》甾害絕息。又叶子之切。《史記·龜筴傳》十有二月日至爲期,聖人徹焉,身乃無災。又叶將侯切。《班固·幽通賦》震鱗漦于夏庭兮,帀三正而滅周。巽羽化于宣宮兮,彌五辟而成災。 《說文》本作烖。或作灾。籀文作災。(災)漢典考證:〔《

【已】《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又《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又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又《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又《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又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又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