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诗人

“魏晋诗人有哪些,魏晋有哪些诗人?魏晋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魏晋诗人!”

石崇简介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

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

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第六子,西晋时期文学家、大臣、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甄宓简介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又称甄夫人。

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

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

曹叡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

干宝简介

干宝,生卒年不详,东晋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字令升。

著述颇丰,主要有《周易注》、《五气变化论》、《论妖怪》 、《论山徙》、《司徒仪》、《周官礼注》、《晋记》、《干子》、《春秋序论》、《百志诗》、《搜神记》等。

其祖父干统,三国时为东吴奋武将军都亭(今湖北恩施)侯,父干莹,曾仕吴,任立节都尉,迁居海盐。

干宝自小博览群书,晋元帝时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奉命领修国史。

后经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

除精通史学,干宝还好易学,为撰写《搜神记》奠定基础。

尉缭简介

名缭。

尉缭一生事迹,史籍载之不详,大约活动于魏国由安邑迁都于大梁的历史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因称尉缭。

王昭君简介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汉族,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

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潘安简介

潘安(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岳,西晋著名文学家。

字安仁,汉族,河南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大潘庄)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

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后世遂以潘安称焉。

张载简介

西晋文学家。

字孟阳。

安平(今河北安平)人。

生卒年不详。

性格闲雅,博学多闻。

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

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

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

其中,载、协相近,亢则略逊一筹。

《文心雕龙》说:“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

”一说,“三张”指张华与张载、张协二人,张亢不在其内。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李密简介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

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

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

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

初仕蜀汉为尚书郎。

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

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

后免官,卒于家中。

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

《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

张翰简介

张翰,西晋文学家,字季鹰,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

吴郡吴县(今苏州)人。

生卒年不详,葬于芦墟二十九都南役圩。

张翰性格放纵不拘,时人比之为阮籍,号“江东步兵”。

齐王执政,辟为大司马东曹掾,见祸乱方兴,以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为由辞官而归。

陈寿简介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

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

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

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并《三国志》。

历经10年艰辛,陈寿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三国史,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支遁简介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

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或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

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

他初隐余杭山,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县(今浙江省嵊县)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

晋哀帝时应诏进京,居东安寺讲道,三年后回剡而卒。

他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

据文献记载,《神骏图》画的是支遁爱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