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诗人

“魏晋诗人有哪些,魏晋有哪些诗人?魏晋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魏晋诗人!”

左思简介

左思(250-350)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人。

他父亲左熹曾做过太原相。

曾任太守、殿中侍御史等官。

他幼年天资迟钝,学书学琴都不成。

但他很用功,能文章,辞藻壮丽。

他貌寝口讷,不好交游,仕进不得意,唯以著作为事。

曾以十年的时间写成《三都赋》,轰动当时,都下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左思的功业心很强,但当时士族门阀制度已经形成,仕进的门径被士族所把持,出身寒微的人只能耻居下位。

他的才能、抱负不得施展,便发而为诗。

所以揭露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和士族门阀之间的矛盾,抒写自己功业未遂的情怀和对士族权贵的蔑视,就构成了他的诗的主题。

他的诗意气豪迈,语言简劲,绝少雕琢。

今天保存的很少,只有《文选》和《玉台新咏》所收的部分诗赋,其中诗十四首,以《咏史》和《娇女》最有名。

张华简介

张华(二三二──三○○)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人。

少年时即好文史,博览群书。

晋武帝时因伐吴有功被封为侯,历任要职。

后来因为不参加赵王司马伦和孙秀的篡夺活动被他们杀害。

他博闻强记,著有《博物志》十卷。

他的诗今天保存的三十余首,内容比较单调,形式讲究辞藻华美,格调平缓少变化。

总的成就不高。

今传《张司空集》一卷。

张协简介

张协(?-307)字景阳,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

少有俊才,和张载齐名。

在晋朝做了几任官,清简寡欲,见天下纷乱,即谢绝人事,屏居草泽,以吟咏自娱。

他的诗情志高远,语言警拔,在西晋诗人中除左思之外,是成就最高的了。

《杂诗》十首是他的代表作。

今传《张景阳集》一卷。

徐干简介

徐干(170~217),汉魏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

字伟长。

北海郡(今山东昌乐附近)人。

少年勤学,潜心典籍。

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

建安初,曹操召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

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

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

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徐干亦染疾而亡。

徐干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5卷,已佚。

明代杨德周辑、清代陈朝辅增《徐伟长集》6卷,收入《汇刻建安七子集》中。

《中论》2卷,《四部丛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

徐干在辞赋方面的名声颇高,他的《玄猿赋》、《漏卮赋》、《橘赋》(以上皆佚)、《圆扇赋》等,曾被曹丕评为"虽张(衡)、蔡(邕)不过也"(《典论·论文》);刘勰也曾把他与王粲一起作为魏之"赋首"而加标举(《《文心雕龙》·诠赋》)。

今存作品不足10篇,而且多有残缺。

其中《齐都赋》,从残文来看,原先的规模可能相当宏大。

徐干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5卷,已佚。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世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

东晋大士族宰相谢玄之孙。

谢玄死后,谢灵运只有十八岁就袭爵康乐公,因称谢康乐。

四二○年宋高祖刘裕代晋后,谢灵运降公爵为侯,先后出任永嘉太守及临川内史等职。

他「自谓才能宜参权要」,但却不被重用,所以对刘宋王朝心怀不满。

谢灵运为人奢豪放纵,一向寄情山水,不恤政事,游娱宴集,夜以继日。

元嘉十年因谋反获罪被杀。

谢灵运是晋、宋之际的著名山水诗人。

他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

可是从全篇来看,往往是在结尾时落入玄言佛理的旧套,情调消极颓废,缺乏社会内容。

而且语言有时过于雕琢,所以往往比较晦涩。

但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开始从题材上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对南朝和唐代诗歌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作品有《谢康乐集》(明焦竑本)。

黄节的《谢康乐诗注》就是根据焦竑本中的诗歌部分编注的。

向秀简介

向秀(约227-272),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

魏晋竹林七贤之一。

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曾注《庄子》。

王粲简介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是东汉灵帝时大官僚王畅的孙子。

少有才名。

董卓之乱后,王粲南奔依附刘表;曹操平定荆州后,王粲又归顺了曹操,先后曾为丞相掾、侍中等官。

其作品情调悲凉,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比较突出,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个。

作品有辑本《王侍中集》。

阮瑀简介

阮瑀(?-212),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

「建安七子」之一。

曾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仓曹椽属。

阮瑀的作品今存不多,诗歌被钟嵘列为下品,评价只是个「平典不失古体」。

阮瑀的文章,有誉于当时。

章表书记与陈琳并称,曹丕曾赞美之曰「今之隽也」。

然亦仅存《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一篇而已。

其所作《文质论》,对当时文风的浮靡趋向有矫正之功。

作品有辑本《阮元瑜集》。

阮籍简介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

其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

阮籍与嵇康、山涛等七人被称为「竹林七贤」。

因为阮籍曾任步兵校尉,所以人们也称他为阮步兵。

《晋书·阮籍传》云:「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这种纵酒颓放,一方面是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同时也是一种躲事避祸的手段。

阮籍的代表性文章有《大人先生传》、《达庄论》等,大抵都是非毁名教,推衍庄周的「齐物」、「逍遥」之旨,表现了一种消极的出世之情。

阮籍的诗歌主要有《咏怀》八十二首,内容多是隐晦曲折地抒发了个人内心的苦闷和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严重的消极没落情绪。

作品有辑本《阮步兵集》,诗歌注本以黄节的《阮步兵咏怀诗注》较为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