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老病禅房冷,一点青灯伴夜阑

维摩老病禅房冷,一点青灯伴夜阑

诗句读音
维摩老病禅房冷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下平十五青
拼音: wéi mólǎo bìngchán fánglěng
一点青灯伴夜阑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yì diǎnqīng dēngbànyè lán

维摩老病禅房冷,一点青灯伴夜阑释义

【维摩】1.维摩诘的省称。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宋苏轼《殢人娇》词:“白髮苍颜,正是维摩境界。”清吴伟业《题王石谷画》诗之二:“一幅天然图画里,维摩僧寺破山桥。”2.即《维摩诘经》。通行后秦鸠摩罗什译本。共十四品。唐贾岛《访鉴玄师侄》诗:“《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普州。”元雅琥《留别凯烈彦卿学士》诗:“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老病】1.年老多病。《汉书·韦贤传》:“时贤七十餘,为相五岁,地节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后汉书·应劭传》:“故胶西相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唐杜甫《旅夜书怀》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2.旧病。曾经患过而未根治的病。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陈先生因拳术医好了老病,所以赞不绝口。”

【禅房】佛徒习静之所。泛指寺院。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林寺》:“中有禪房一所,内置祇洹精舍,形製虽小,巧构难比。”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禪房花木深。”元朱凯《昊天塔》第四折:“似这等沸腾腾,可甚么緑阴满地禪房静。”

【冷】《唐韻》《集韻》魯朾切《韻會》《正韻》魯杏切,令上聲。《說文》寒也。从仌,令聲。《六書正譌》別作泠,非。泠乃水名。《南史·齊樂預傳》人笑褚公,至今齒冷。《增韻》淸甚也。又姓。《廣韻》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字安義。又《唐韻》力鼎切《集韻》朗鼎切,靈上聲。冷,寒也。又《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冷凙。吳人謂冰曰冷凙。令道當作冷道。

【一点】1.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陆绥》:“体韵遒举,风彩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李灵省》:“若画山水、竹树,皆一点一抹,便得其象,物势皆出自然。”2.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南朝梁江淹《惜晚春》诗:“如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景德传灯录·潭州神山僧密禅师》:“我今日一点气力也无。”《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好好的替咱们服侍老太太西去,也少尽一点子心哪。”鲁迅《朝花夕拾·小引》:“看看绿叶,编编旧

【青灯】1.亦作“青鐙”。光线青荧的油灯。唐韦应物《寺居独夜寄崔主簿》诗:“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宋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白髮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十一:“背老亲而独游,理兔园故业,青鐙顾影,悴可知己。”2.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天雨花》第二回:“不念我,少年春,空房独守;不念我,红颜女,一世青灯。”《冷眼观》第一回:“张令半世青灯,一行作吏,到任后吏治过於勤劳,偶染痰疾,刻已稍愈。”

【伴】《廣韻》蒲管切,盤上聲。侶也,依也,陪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薄半切,盤去聲。義同。宋時有館伴使。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判。《詩·大雅》伴奐爾游矣。《註》伴奐,閒暇意。又《韻補》叶皮變切,音卞。《楚辭·九章》衆駭遽以離心兮, 又何以爲此伴也。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爲此援也。援音是願。

【夜阑】将尽时。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唐杜甫《羌村》诗之一:“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宋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词:“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餘生。”明何景明《雨中留蔡黄二亲》诗:“年华滚滚相逢少,莫厌扳留到夜阑。”刘湛秋《写在烈日下的报告》:“这时候,繁星满天,夜阑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