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曲结绳文,离披草书字

委曲结绳文,离披草书字

诗句读音
离披草书字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韵脚:去七志
拼音: lí pīcǎo shūzì
委曲结绳文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二十文
拼音: wěi qūjié shéngwén

委曲结绳文,离披草书字释义

【离披】亦作“离翍”。1.分散下垂貌;纷纷下落貌。《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朱熹集注:“离披,分散貌。”宋王禹偁《弊帷诗》:“骏骨欲埋金价直,的颅犹爱雪离披。”明徐霖《绣襦记·父子萍逢》:“论山鸡离披毛羽,配文鸳固难为对。”清何绍基《山雨》诗:“马上衣巾任沾溼,村边瓜豆也离披。”庞树柏《鹣鹣行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南方有鶼鶼,锦翼何离翍。”2.盛貌;多貌。《西京杂记》卷六引汉刘胜《文木赋》:“丽木离披,生彼高崖。拂天河而布叶,横日路而擢枝。”唐包佶《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阴雾离翍,灵

【草书】体名。草书之称,为隶书通行后的草写体,取其书写便捷,故又名草隶。汉章帝好之,汉魏间的章草,殆由此得名。后渐脱隶书笔意,用笔日趋圆转,笔划连属,并多省简,遂成今草。晋王羲之、献之父子又创诸字上下相连的草体,至唐张旭、怀素,宋米芾等又发展为笔势恣纵、字字牵连、笔笔相通的狂草。

【字】〔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疾置切《正韻》疾二切,音自。《說文》乳也。又愛也。《書·康誥》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周禮·地官·鄭註》小國貢輕,字之也。《左傳·成四年》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又文字。字者,孳也,六義相生無窮也。黃帝臣沮誦倉頡,體卦畫,摹鳥跡,引伸觸類,文字之形始立。《周禮·春官·外史》周禮春官掌達書名于四方。註古曰名,今曰字。疏滋益而多,故更稱曰字。又名字。《禮·曲禮》男子二十冠而字。《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又》女子許嫁筓而字。《註》亦

【委曲】弯曲;曲折延伸。《淮南子·精神训》:“休息于无委曲之隅,而游敖于无形埒之野。”汉应劭《风俗通·山泽·阜》:“今曲阜在鲁城中,委曲长七八里。”唐李端《赋得山泉送房造》诗:“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金王特起《绝句》之一:“山势奔腾如逸马,水流委曲似惊蛇。”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金沟馆》:“自此入山,委曲登涉,无復里堠,但以马行记日耳。”2.声音抑扬不绝貌。唐白居易《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诗:“笙歌委曲声延耳,金翠动摇光照身。”唐子兰《蝉》诗之一:“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3.形容文词转折而含

【结绳】字,结绳以记事。《易·繫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孔颖达疏:“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於前事。”后以指上古时代。晋孙绰《喻道论》:“夫时移世异,物有薄淳,结绳之前,陶然太和。”明徐渭《代云南策问》之三:“自结绳以后至三王五帝。”

【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又《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又《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又《易·坤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