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去恶,奋志乘时

为善去恶,奋志乘时

诗句读音
奋志乘时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fèn zhìchéng shí
为善去恶平仄:平 仄 仄 仄
拼音: wéi shànqùè|wù|ě|wū

为善去恶,奋志乘时释义

【奋志】的心志。《晋书·罗尚传》:“诸为寇所逼者,人有奋志。”《晋书·王导传》:“时敦始寝疾,导便率子弟发哀,众闻,谓敦死,咸有奋志。”2.振奋志气。唐陆贽《鸿渐赋》:“飞鸣有检,动靡求栖,游皆远险,思奋志於寥廓。”《红楼梦》第九回:“虽説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寧可少些。”康有为《大同书》丙部:“人人皆可奋志青云,发扬蹈厉。”

【乘时】乘机;趁势。晋左思《吴都赋》:“富中之甿,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宋史·王晏传》:“今契丹南侵,天下汹汹,英雄豪杰固当乘时自奋。”鲁迅《三闲集·“皇汉医学”》:“日本人汤本求真做的《皇汉医学》译本也将乘时出版。”

【为善】犹行善。《书·泰誓中》:“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国语·齐语》:“夫是,故民皆勉为善。”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为善一,为恶均,而祸福异其流,废兴殊其迹。”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劝使为善,诫使勿恶。”

【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

【恶】〔古文〕亞《唐韻》烏各切《集韻》《韻會》遏鄂切《正韻》遏各切,音堊。《廣韻》不善也。从心亞聲。《通論》有心而惡謂之惡,無心而惡謂之過。又醜陋也。《書·洪範》六極,五曰惡。《傳》醜陋也。《五行傳》貌不恭之罰也。又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敝盡而無惡。《註》雖至敝盡,無瑕惡也。又粗也。《史記·項羽本紀》以惡食食項王使者。謂粗飯也。又年凶曰歲惡。又器物不良曰苦惡。又糞穢也。《前漢·昌邑王傳》如是靑蠅惡矣。《師古曰》惡卽矢也。越王句踐爲吳王嘗惡。又多所不可曰性惡。《後漢·華陀傳》爲人性惡難得意。又《廣韻》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