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草草昧周防,小郡无医自处方

卫生草草昧周防,小郡无医自处方

诗句读音
卫生草草昧周防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wèi shēngcǎo cǎo4zhōu fáng
小郡无医自处方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xiǎojùnwúyīzìchǔ fāng

卫生草草昧周防,小郡无医自处方释义

【卫生】;保护生命。《庄子·庚桑楚》:“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郭象注:“防卫其生,令合道也。”晋陶潜《影答形》诗:“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清唐甄《潜书·五形》:“贵人之处,卫生常谨。古谚曰:‘家累千金者,坐不垂堂。’恐其伤肢体也。”2.谓谋生存。《宋书·郑鲜之传》:“至于陈平默顺避祸,以权济屈,皆是卫生免害,非为荣也。”清王夫之《文学刘君昆映墓志铭》:“卫生而远於不仁,身之功也。”3.保护生灵。明李贽《兵食论》:“轩辕氏之王也,七十战而有天下,杀蚩尤於涿鹿之野,战炎帝於阪泉之原,亦深苦卫生之难,而

【草草】1.骚扰不安的样子。《魏书·外戚传上·贺泥》:“太祖崩,京师草草。”唐元稹《侠客行》:“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宋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诗:“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尘到两京。”2.匆忙仓促的样子。唐李白《南奔书怀》诗:“草草出近关,行行昧前筭。”宋梅尧臣《令狐秘丞守彭州》诗:“前时草草别,渺漫二十年。”明李东阳《春寒二十韵》:“年华草草催双鬢,宦跡悠悠寄一身。”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二:“他草草吃了一碗饭,便放下了筷子。”3.草率;苟简。《新五代史·汉臣传·李业》:“兵未出,威已至滑州。帝大

【昧】〔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妹。《說文》旦明也。一曰闇也。《博雅》冥也。《易·屯卦》天造草昧。《疏》昧謂冥昧。《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傳》昧,冥也。日入於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又《書·太甲》先王昧丕顯。《疏》昧是晦冥,是未明,謂夜向晨也。《詩·鄭風》士曰昧旦。又《書·仲虺之誥》兼弱攻昧。《傳》闇則攻之。又《左傳·文二十六年》楚王是故昧於一來。《註》昧,猶貪冒。又《屈原·離騷》路幽昧以險隘。《註》幽昧,不明也。又樂名。《禮·明堂位》《昧》,東夷之樂也。又縣名。《類篇》在益州。又與沬同

【周防】1.谨密防患。唐柳宗元《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某愚陋狂简,不知周防,失於夷途,陷在大罪。”宋王禹偁《闻鸮》诗:“报国惟直道,谋身昧周防。”2.四周防护。清方文《篱落》诗:“周防期慎密,勿使过禽鸟。”

【郡】《唐韻》渠運切《集韻》《韻會》《正韻》具運切,羣去聲。《釋名》郡,羣也。人所羣聚也。《韻會》《說文》云: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爲百縣,縣有四郡,是縣大而郡小也。秦幷天下,置三十六郡,以統其縣。漢遂因之。自隋唐以來,廢置不一。宋元設府于州,明制屬州於府,而郡之名遂廢。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医】《唐韻》《正韻》于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翳。《說文》盛弓弩矢器。从匸,从矢亦聲。《齊語》兵不解医。又《玉篇》所以蔽矢也。或作翳。(醫)《唐韻》《韻會》於其切《正韻》於宜切,音翳。《說文》治病工也。《禮·曲禮》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史記·扁鵲傳》爲醫或在齊,或在趙。又官名。《周禮·天官》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註醫師,衆醫之長也。《後漢·百官志》太醫令一人六百石。《註》掌諸醫。又蟲名。《崔豹·古今注》蝘蜓,一名蛇醫。又《集韻》或作毉。《後漢·郭玉傳》毉之爲言意也。又《集韻》《正韻》隱綺切,音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处方】给病人开药方。《梁书·谢举传》:“举虽居端揆,未尝肯预时务,多因疾陈解,敕輒赐假,并手敕处方,加给上药。”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澄自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宋叶适《胡尚书奏议序》:“能言病未必能处方,不能言病,而輒处方,误人死矣。”清蔡复一《答刘学宪书》:“国医处方,剂剂皆中。”2.药方。徐特立《卫生展览会的重要意义》:“张仲景的处方,有研究的必要。”何士光《乡场上》:“她要任老大女人领娃娃去找乡场上那个医生,去开处方,去付药费。”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