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暖粘歌袖,扬子江清恼客船
诗句 | 读音 |
---|---|
扬子江清恼客船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yáng zǐ jiāngqīngnǎokè chuán |
未央宫暖粘歌袖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去四十九宥 拼音: wèi yāng gōngnuǎn2|11xiù |
未央宫暖粘歌袖,扬子江清恼客船释义
【扬子江】仪徵、扬州一带,古称“扬子江”,也写作“杨子江”。因扬子津而得名。近代外国人常通称长江为扬子江。参见“杨子津”。
【恼】《廣韻》奴皓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老切,音腦。《說文》有所恨也。本作。从女,省聲。今作惱。《廣韻》懊惱也。《增韻》事物撓心也。 《集韻》或作,亦作憹。晉隆安初有懊憹歌,俗閒訛謠之曲。
【客船】旅客乘坐的船;运载旅客的船。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鐘声到客船。”前蜀毛文锡《巫山一段云》词:“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元周权《野趣》诗:“空山晴滴翠,远水生緑烟。唤酒青林渡,斜阳繫客船。”
【未央宫】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隅。汉高帝七年建,常为朝见之处。新莽末毁。东汉末董卓复葺未央殿。唐未央宫在禁苑中,至唐末毁。《史记·高祖本纪》:“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三辅黄图·汉宫》:“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深五十丈,高三十五丈。”唐张说《和丽妃神道碑铭》:“此皆圣主之曲成,贤妃之本志,何必云阳山下,别赴通灵之臺;未央宫中,虚立致神之帐。”明夏完淳《明妃篇》:“夜夜秋光长信殿,年年春色未央宫。”亦省称“未央”。汉班固《西都赋》:“輦路经营,脩除
【暖】《廣韻》同。《禮·月令》行春令則暖風來至。《楚辭·天問》何所冬暖。又《集韻》許元切,音暄。柔貌。《莊子·徐無鬼》有暖姝者。《音義》吁爰反。柔貌。又《集韻》火遠切,音咺。義同。
【粘】《廣韻》女廉切《集韻》尼占切,音黏。《說文》相著也。同黏。
【歌】〔古文〕可哥《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音柯。《說文》詠也。《徐曰》長引其聲以詠也。《釋名》人聲曰歌。歌者,柯也。以聲吟詠上下,如草木有柯葉也。《揚子·方言》兗冀言歌,聲如柯。《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正義曰》直言不足以申意,故令歌詠其詩之義以長其言。《禮·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又》歌之爲言也,長言之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又曲合樂也。《詩·魏風》我歌且謠。《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疏》正義曰:謠旣徒歌,則歌不徒矣,故曰曲合樂曰歌。歌謠對文如此,散則歌爲總名,未必合樂也
【袖】〔古文〕褏《唐韻》似祐切《集韻》似救切,音岫。袂也。《釋名》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亦言受也。以受手也。《後漢·馬廖傳》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又《綱目集覽》半袖,短袂衣也。《釋名》半袖其袂半,襦而施袖也。《晉書·五行志》魏明帝披縹綾半袖。 《廣韻》亦作褏、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