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翳似甘终草莽,栽培空欲傍藩篱

委翳似甘终草莽,栽培空欲傍藩篱

诗句读音
委翳似甘终草莽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wěi yìsì|shìgānzhōngcǎo mǎng
栽培空欲傍藩篱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zāi péikōng|kòng|kǒngyùbàngfān lí

委翳似甘终草莽,栽培空欲傍藩篱释义

【委翳】,通“萎”。宋王安石《芝阁记》:“於是神奇之产,销藏委翳於蒿藜榛莽之间。”宋王安石《和晚菊》诗:“委翳似甘终草莽,栽培空欲傍藩篱。”清储秘书《迈陂塘·同人拈岁寒词得踏叶》词:“飘颻委翳谁怜惜,压徧曲篱斜径。”

【似】〔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甘】〔古文〕《唐韻》古三切《集韻》《韻會》《正韻》沽三切,感平聲。《說文》美也。《徐曰》物之甘美者也。《韻會》五味之一。《正韻》甜也。《書·洪範》稼穡作甘。《傳》甘味生于百穀。《詩·衞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禮·月令》中央土,其味甘。又言之悅耳。亦曰甘。《左傳·昭十一年》幣重而言甘。又《詩·衞風》願言思伯,甘心首疾。《傳》甘,厭也。《疏》謂思之不已,乃厭足於心,用是生首疾也。凡人飮食口,甘遂至于厭足,故云:甘,厭也。又《左傳·莊九年》管召,讎也。請受而甘心焉。《註》甘心,言欲快意戮殺之。又《易·臨卦》六三甘

【终】〔古文〕夊《廣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螽。《說文》絿絲也。又《玉篇》極也,窮也。《集韻》一曰盡也。《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原始要終。《書·仲虺之誥》愼厥終,惟其始。《詩·大雅》高朗令終。又《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又《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餘于終。《疏》歸其餘,分置于終末。言於終末乃置閏也。又《左傳·襄九年》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又《爾雅·釋天》月在壬曰終。又《前漢·法志》地方一里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里,成十爲終。又姓。《左傳·定四年

【草莽】1.草丛。亦指草木丛生的荒原。《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篳路蓝缕以处草莽。”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燕、赵、青、齐之野皆成草莽。”清唐甄《潜书·恤孤》:“婴儿之委於草莽者,不知其数矣。”曹禺《原野》第三幕:“隐约看出眼前昏雾里是多少年前磨场的废墟,小圆场生满半人高的白蒿,笨重的盘磨衰颓地睡在草莽上。”2.草野;民间。与“朝廷”、“廊庙”相对。《孟子·万章下》:“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赵岐注:“民会於市,故曰市井之臣;在野居之曰草莽之臣。”宋欧阳修《新

【栽培】。唐李山甫《刘员外寄移菊》诗:“深谢栽培与知赏,但惭终岁待重阳。”宋苏舜钦《题花山寺壁》诗:“栽培翦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四:“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秦牧《菊花与金鱼》:“而那些栽培菊花和养殖金鱼的老行尊,不但要满足群众的这种心愿,自己也充满了劳动创造的豪情胜概。”2.比喻培养、造就人才。宋张载《正蒙·义理》:“今欲功及天下,故必多栽培学者,则道可传矣。”冰心《集外·庄鸿的姊姊》:“我想我姊姊牺牲了自己的前途来栽培我,现在我的学业还没有完毕……我姊姊却看不见了。”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傍】《唐韻》步光切《集韻》《韻會》蒲光切。通旁。《說文》近也。《廣韻》側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又《集韻》補朗切,音縍。左右也。《賈子保傅篇》成王之生,仁者養之,孝者强之,四聖傍之。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浪切,音。《正韻》倚也。《集韻》亦近也。或作並。又《正韻》補耕切,音綳。《詩·小雅》四牡彭彭,王事傍傍。《朱傳》傍傍然不得已也。

【藩篱】1.指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栅栏。《国语·吴语》:“孤用亲听命於藩篱之外。”韦昭注:“藩篱,壁落。”汉贾谊《过秦论下》:“楚师深入,战於鸿门,曾无藩篱之难。”清唐孙华《治圃》诗之一:“折柳作藩篱,狂夫倘知避。”许杰《大白纸》:“她正如一只夺破藩篱的飞鸟。”2.边界;屏障。汉贾谊《过秦论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江南是两浙之藩篱。”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木邦在耿马外,为耿马、孟定、镇康、孟连之藩篱。”3.比喻事物的界限;障碍。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绪论》:“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