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简介

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
是诗人韦应物的后代。
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
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召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
天复元年(901),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天祐四年(907)劝王建称帝,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
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工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尤工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
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
《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卷,录诗三百一十六首。
另有《浣花词》辑本,存词五十五首。
韦庄相关资料
韦庄(约836~910),五代前蜀诗人。唐初宰相韦见素后人,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广明元年(880)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中和二年(882)始离长安赴洛阳。中和三年(883)春,四十八岁作《秦妇吟》。不久避战乱去到江南,五十八岁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 详细介绍
诗词都很有名,诗方面今传《浣花集》十卷。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 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著《秦妇吟》。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但诗中对黄巢农民起义军颇多诋毁。后人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韦庄作品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 详细介绍
仕唐时期韦庄一生经历,可分前后两期。 前期为仕唐时期。广明元年(880)他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未能脱走,至中和二年(882)春始得逃往洛阳,次年作《秦妇吟》。后去润州,在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幕中任职。光启元年(885),僖宗还京后,又因李克用逼迫,出奔凤翔、兴元。韦庄出于拥戴唐室之忱,离江南北上迎驾,中途因道路阻塞折返,后在婺州一带客居。景福二年… 详细介绍
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纲称他“胜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罗隐、杜荀鹤等人)多矣”(《石洲诗话》),郑方坤把他与韩偓、罗隐并称为“华岳三峰”(《五代诗话·例言》)。他前逢黄巢农民大起义,后遇藩镇割据大混战,自称“平生志业匡尧舜”(《关河道中》),因而忠于唐王朝是他思想的核心,忧时伤乱为他诗歌的重要题材,从而较为广阔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悯耕者… 详细介绍
韦庄的热门古诗
南去又南去,此行非自期。一帆云作伴,千里月相随。
浪迹花应笑,衰容镜每知。乡园不可问,禾黍正离离。
素律初回驭,商飙暗触襟。乍伤诗客思,还动旅人心。
蝉噪因风断,鳞游见鹭沈。笛声随晚吹,松韵激遥砧。
地覆青袍草,窗横绿绮琴。烟霄难自致,岁月易相侵。
涧柳横孤彴,岩藤架密阴。潇湘期钓侣,鄠杜别家林。
遗愧虞卿璧,言依季布金。铮鏦闻郢唱,次第发巴音。
萤影冲帘落,虫声拥砌吟。楼高思共钓,寺远想同寻。
入夜愁难遣,逢秋恨莫任。蜗游苔径滑,鹤步翠塘深。
莫问荣兼辱,宁论古与今。固穷怜瓮牖,感旧惜蒿簪。
晚日舒霞绮,遥天倚黛岑。鸳鸾方翙翙,骅骥整駸駸。
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感多聊自遣,桑落且闲斟。
酒绿花红客爱诗,落花春岸酒家旗。
寻思避世为逋客,不醉长醒也是痴。
细雨曲池滨,青袍草色新。咏诗行信马,载酒喜逢人。
性为无机率,家因守道贫。若无诗自遣,谁奈寂寥春。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