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晬俄孤子,垂髫便俊声
未晬俄孤子,垂髫便俊声释义
【未晬】岁。
【俄】《唐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音莪。《說文》頃也。《廣韻》頃速也。《關尹子·八籌篇》鳥獸俄旬旬,俄逃逃。又與峩同。傾貌。《詩·小雅》側弁之俄。《前漢·揚雄傳》鴻生鉅儒,俄軒冕,雜衣裳。又《世說新語》山濤曰:嵆叔夜傀俄若玉山之將頹。
【孤子】丧父者,或幼无父母者。《礼记·深衣》:“如孤子,衣纯以素。”郑玄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管子·轻重己》:“民生而无父母,谓之孤子。”《楚辞·九章·悲回风》:“孤子唫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孤子寡妇,寒心酸鼻。”参见“孤哀子”。2.古代居父母丧者的自称。《南史·宋巴陵哀王休若传》:“沉居母丧被起,声乐酣饮,不异吉人。衣冠既无殊异,并不知沉居丧。沉尝自称孤子,众乃骇愕。”南朝梁袁昂《答服问书》:“孤子夙以不天,幼倾乾廕,资敬未奉,过庭莫承。”清赵翼《陔馀丛考·孤哀子》:“今人父亡
【垂髫】亦作“垂齠”。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垂齠执简,累勤取官。”晋陶潜《桃花源记》:“黄髮垂髫,并怡然自乐。”清戴名世《姚符御诗序》:“符御与余垂髫相识,稍长,各游学四方。”郁达夫《青岛杂事诗》之六:“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
【便】《廣韻》婢面切《集韻》《韻會》《正韻》毗面切,音卞。順也,利也,宜也。《荀子·議兵篇》汝所謂便者,不便之便也。所謂仁義者,大便之便也。《前漢·趙充國傳》留屯田十二便。又習也。《禮·表記》唯欲行之浮于名也。故自謂便人。《註》亦言其謙也。辟仁聖之名,云自便習於此事之人耳。又安也。《前漢·武帝紀》便殿火。《註》凡言便殿,便宮,便坐者,所以就便安也。又卽也,輒也。《莊子·達生篇》若乃夫沒人,則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又溲也。《前漢·張安世傳》郞有醉便殿上者,安世曰:何知非反水漿耶。又《集韻》毗連切《正韻》蒲眠切,音
【俊声】才智出众的名声。宋许顗《彦周诗话》:“黄嗣徽少年时,读书有俊声,不幸为后母诉于官,隶军籍。”《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周瑜﹞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后人有诗叹曰:‘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