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二十四番风,寒梅并绛楝,始终俱好
诗句 | 读音 |
---|---|
始终俱好 | 平仄: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二晧 拼音: shǐ zhōngjùhǎo|hào |
寒梅并绛楝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去三十二霰 拼音: hán2bìng|bīngjiàngliàn |
问二十四番风 | 平仄:仄 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wènèr shí sì fān fēng |
二十四番风 |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èr shí sì fān fēng |
问二十四番风,寒梅并绛楝,始终俱好释义
【始终】和结尾。《庄子·田子方》:“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唐元稹《善歌如贯珠赋》:“美清泠而发越,忆辉光之璀璨。始终虽异,细大靡殊。”2.自始至终,一直。《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故宠敬日隆,始终无衰。”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颜鲁公之在蔡州,再从姪峴、家僮银鹿始终随之。”宋苏轼《论周穜擅议配享自劾札子》之一:“本朝自祖宗以来,推择元勋重望始终全德之人,以配食列圣。”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是昌黎与宗元始终无嫌隙,亦可见篤於故旧矣。”巴金《灭亡》第一章:“汽车夫始终坐在车前,带着胆
【俱】《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拘。皆也。《孟子》父母俱存。又偕也,具也。《莊子·天運篇》道可載而與之俱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乗車,兩馬,一豎子俱。又姓。南凉將軍俱延,唐江州監軍俱文珍。
【好】〔古文〕《唐韻》呼皓切《集韻》《韻會》《正韻》許皓切,蒿上聲。美也,善也。《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又相善也。《詩·衞風》永以爲好也。又好會也。《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又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又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又《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音耗。《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詩·唐風》中心好之。又孔也。《
【寒】〔古文〕《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韓。《說文》東也。本作。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又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又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
【梅】〔古文〕槑《唐韻》莫杯切《集韻》《正韻》模杯切《韻會》謀杯切,音枚。或作槑、楳,亦作。《說文》枏也。《爾雅·釋木》梅,枏。《陸璣·條梅疏》似豫章大木也。又《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禮·內則》梅諸。《名物疏》陸璣所釋有條有梅,自是枏木似豫章者。豫章,大樹可以爲棺舟者也。和羹之梅,籩實之乾,似杏實酢者也。又《爾雅·釋木》時,英梅。《註》雀梅。又《爾雅·釋木》朹檕梅。《註》狀如梅,子赤色似小柰,可食。又《埤雅》江、湘、兩浙四五月閒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蒸鬱成雨,謂之梅雨。《四時纂要》閩人以立夏後逢庚入梅
【绛】《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巷切,音降。《說文》大赤也。《釋名》絳,工也。染之難得色,以得色爲工也。《急就篇註》絳,古謂之纁。《左思·吳都賦》綸組紫絳。《註》絳,絳草也。出臨賀郡,可以染。又地名。《左傳·莊二十六年》士蔿城絳。《註》絳,晉所都也,今平陽絳邑縣。又水名。《史記·魏世家》絳水可以灌平陽。《註》絳水,源出絳山。
【楝】《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郞電切,音鍊。《說文》木也。《爾雅翼》木高丈餘,葉密如槐而尖,三四月開花,紅紫色,實如小鈴,名金鈴子。俗謂之苦楝,亦曰含鈴。子可以楝,故名。又《淮南子·時則訓》七月官庫其樹楝。《註》楝實,鳳凰所食。又《東臯雜錄》花信風、梅花風最先,楝花風最後。凡二十四番,以爲寒絕。又《荆楚歲時記》蛟龍畏楝,故端午以楝葉包糉,投江中祭屈原。又與欄通。詳欄字註。
【问】〔古文〕《唐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聞去聲。《說文》訊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姊。又《爾雅·釋言》聘問也。《儀禮·聘禮》小聘曰問。《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又《秋官·大行人》閒問以諭諸侯之志。《又》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又《正字通》古謂遺曰問。《詩·鄭風》雜佩以問之。《傳》問,遺也。《禮·曲禮》凡以苞苴簞笥問人者。《左傳·哀二十六年》衛侯使以弓問子貢。又訊罪曰問。《詩·魯頌》淑問如臯陶。《註》淑,善。問,訊囚也。又命也。《左傳·莊八年》期戍,公問
【二十四番风】信风。元颜子俞《清平乐·留王静得》词:“尊前不尽餘情,都上鸣絃细声,二十四番风后,緑阴芳草长亭。”
【二十四番风】信风。元颜子俞《清平乐·留王静得》词:“尊前不尽餘情,都上鸣絃细声,二十四番风后,緑阴芳草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