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见患孤寡,是非谁证验

闻见患孤寡,是非谁证验

诗句读音
闻见患孤寡平仄:平 仄 仄 平 仄
拼音: wén jiànhuàngū guǎ
是非谁证验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shì fēi2zhèngyàn

闻见患孤寡,是非谁证验释义

【闻见】1.听到和看见。《战国策·秦策二》:“羣臣闻见者毕贺,陈軫后见,独不贺。”宋洪迈《夷坚丙志·黄法师醮》:“自寝至觉仅数刻,而所经歷闻见,连日言之不能尽。”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这一定是原已在别处见过,或听过的,既经先已闻见,就可知此等字别处已有,何必《文选》?”2.所闻所见;知识。《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唐牛僧孺《玄怪录·张左》:“小生寡昧,愿先生赐言以广闻见,然丰所敢望。”明李贽《贾谊》:“立论则不免搀杂别项经史闻见,反成秽物矣。”3.嗅到。冰心《晚晴集

【患】〔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宦。《說文》憂也。《玉篇》禍也,疾也。《廣韻》惡也,苦也。又姓。又叶胡玩切,音換。《謝惠連·秋懷詩》平生無志意,少小嬰憂患。如何乗苦心,矧復値秋晏。又《韻補》叶熒絹切,音院。《蘇軾·謝吳山神文》西湖堙塞,積歲之患。禱於有神,隂假其便。又叶胡關切,音還。《賈誼·服賦》忽然爲人兮,何足控摶。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張華·鷦鷯賦》動翼而逸,投足而安。委命順理,與物無患。◎按摶,安二字寒韻,還字山韻,古通。又叶胡涓切,音懸。《晉·樂章明君篇》雖欲盡忠誠,結舌不能言

【孤寡】1.孤儿寡妇。《左传·哀公元年》:“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廩给孤寡。”明陶宗仪《辍耕录·结交重义气》:“吾辈若不为之经纪,则孤寡何所依也?”清顾炎武《日知录·继父同居者》:“虽三王之世,不能使天下无孤寡也。”2.古代王侯自称。《吕氏春秋·君守》:“君民孤寡,而不可障壅。”高诱注:“孤寡,人君之谦称也。”《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国也”汉赵岐注:“王侯自称孤寡。”3.孤独寡居。三国魏曹丕《寡妇诗》序:“友人阮元

【是非】1.对的和错的;正确与错误。《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晋陶潜《拟挽歌辞》之一:“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觉?”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2.指辨别是非。《孟子·公孙丑上》:“无是非之心,非人也。”3.褒贬;评论。《史记·太史公自序》:“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我避不的人耻笑,人是非。”清沉复《浮

【谁】《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又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又《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又《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又《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

【证】〔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諸應切,蒸去聲。《說文》告也。《玉篇》驗也。《增韻》也,質也。《論語》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史記·齊悼惠王世家》令其辭證皆引王。《後漢·張衡傳》采前世成事,以爲證驗。《宋書·沈約自序》探摘是非,各標證據。又與徵通。《禮·中庸》雖善無徵,無徵不信。《註》善無明徵,則其善不信也。徵或爲證。 《集韻》唐武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