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悲无位,诗书误白头

文墨悲无位,诗书误白头

诗句读音
诗书误白头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shī shūwùbáitóu
文墨悲无位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wén mòbēiwú wèi

文墨悲无位,诗书误白头释义

【诗书】1.《诗经》和《尚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2.泛指书籍。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潘华自恃家富,不习诗书,不务生理,专一闝赌为事。”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松赞干布爱好汉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入太学学习诗书。”3.诗作和书法。《宋书·谢灵运传》:“灵运诗书皆兼独絶,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4.诗作和书信。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

【误】《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寤。《說文》謬也。《書·立政》其勿誤于庶獄庶愼。《傳》誤,失也。《禮·聘義》使者聘而誤,主君弗親饗食也。《註》誤,謂禮節錯誤也。《前漢·張耳傳》君何言之誤。《吳志·周瑜傳》瑜精音樂,雖三爵後,其閒缺誤,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郞顧。又《字林》通作悞。惑也。《荀子·正論篇》是特姦人之誤于亂說,以欺愚者。

【白】〔古文〕《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又《禮·檀弓》殷人尚白。又《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又《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又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

【头】〔古文〕《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又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又《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又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又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又《唐韻》《正韻》

【文墨】文书辞章。亦指写文章,从事文字工作。《史记·萧相国世家》:“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汉王充《论衡·超奇》:“古昔之远,四方辟匿,文墨之士难得记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诚之心,形于文墨。”宋叶适《答吴明辅书》:“往陈寿老言其表弟齿甚少,文墨颖异,超越辈流。”《水浒传》第十五回:“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因此和他来往。”2.写文章的人;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汉刘桢《杂诗》:“职事相填委,文墨纷消散。”唐王昌龄《放歌行》:“昇平

【悲】《唐韻》府眉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眉切,音。《說文》痛也。从心非聲。有聲無淚曰悲。《詩·豳風》女心傷悲。《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鄭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隂氣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一曰心非爲悲。心之所以非則悲矣。《淮南子·原道訓》憂悲多恚,病乃成積。又叶補皆切,擺平聲。《楚辭·九辯》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隂陽不可與儷偕。zdic.net汉典

【无位】1.没有界限或位置。晋郗超《奉法要》:“夫罪福之於逆顺,固必应而无差者也。苟昧斯道,则邪正无位,寄心无準矣。”晋王谧《答桓太尉书》:“况佛教喻一生於弹指,期要终於永刼,语灵异之无位,设报应於未兆,取之能信,不亦难乎!”2.指没有一定的地位。明刘基《全婴堂序》:“夫济人利物,无位不能焉。”犹失位。谓在上故贵,但无人君之德,则失其位。《易·繫辞上》:“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尚秉和注:“在上故贵,失正故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