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政事同机枢,照人炯炯悬冰壶

文墨政事同机枢,照人炯炯悬冰壶

诗句读音
照人炯炯悬冰壶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zhàorénjiǒng jiǒngxuánbīng hú
文墨政事同机枢平仄:平 仄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wén mòzhèng shìtóng|tòngjīshū

文墨政事同机枢,照人炯炯悬冰壶释义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炯炯】亦作“烱烱”。1.明亮或光亮貌。晋潘岳《秋兴赋》:“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烱烱。”唐卢纶《和马郎中画鹤赞》:“暮云冥冥,双垂雪翎;晨光炯炯,一直朱顶。”《明史·方孝孺传》:“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冰心《寄小读者》九:“窗外严净的天空里,疏星炯炯。”2.光明。唐杜甫《偪仄行赠毕曜》:“徒步翻愁长官怒,此心烱烱君应识。”宋陈亮《祭周参政文》:“安归田里,一无懟言,烱烱此心,实昭於天。”宋陆游《书感》诗:“此心炯炯空添泪,青史他年未必知。”3.明察貌。清龚自珍《戒将归文》:“精炯炯其独寤兮,物温温其烛楹。”

【悬】《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泫。本作縣。《說文》繫也。或从心。《孟子》猶解倒懸。又叶熒絹切,音院。《張衡·西京賦》後宮不移,樂不徙懸。門衞供帳,官以物辯。

【冰壶】1.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语本《文选·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李周翰注:“玉壶冰,取其絜浄也。”唐姚崇《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清也……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明孙梅锡《琴心记·王孙作醵》:“官况托冰壶,友谊敦芳醑,数载梦中孤,今日樽前聚。”清陈梦雷《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霜鍔扬辉耀,冰壶濯晶莹。”2.借指月亮或月光。唐元稹《献荥阳公》诗:“冰壶通皓雪,綺树眇晴烟。”宋杨万里《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诗:“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

【文墨】文书辞章。亦指写文章,从事文字工作。《史记·萧相国世家》:“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汉王充《论衡·超奇》:“古昔之远,四方辟匿,文墨之士难得记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诚之心,形于文墨。”宋叶适《答吴明辅书》:“往陈寿老言其表弟齿甚少,文墨颖异,超越辈流。”《水浒传》第十五回:“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因此和他来往。”2.写文章的人;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汉刘桢《杂诗》:“职事相填委,文墨纷消散。”唐王昌龄《放歌行》:“昇平

【政事】1.政务。《书·皋陶谟》:“政事懋哉!懋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虽艺文之末品,而政事之先务也。”瞿秋白《论大众文艺·大众文艺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说书就是说书,你说一件政事,你用你的人话说得清清楚楚,头头是道。”2.谓有处理政治事务的才能。《晋书·王棱传》:“从兄导以棱有政事,宜守大郡,乃出为豫州太守。”元刘祁《归潜志》卷九:“赵以其(杨之美)学问、政事过人,雅重之。”

【同】《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又《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又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又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又《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

【机】《唐韻》《集韻》《韻會》居履切《正韻》居里切,音几。《說文》木名。《山海經》單狐之山多机木。《郭註》狀如楡,可燒以糞田。又與几通。《易·渙卦》渙奔其机。《註》承物者也。《家語》仰視榱桷,俯察机筵。《註》机作几。又《集韻》居狋切《韻會》居宜切,音饑。亦木名也。又《類篇》牛吠切,音刵。椹也。(機)《唐韻》《韻會》居衣切《集韻》居希切,音幾。《說文》主發謂之機。《書·太甲》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尚書·大傳》捕獸機檻陷。《大學》其機如此。《註》發動所由。《疏》關機也。動於近,成於遠。又星名。《博雅》斗星三爲

【枢】《唐韻》昌朱切《集韻》《韻會》春朱切,音姝。本也。《說文》戸樞也。《爾雅·釋宮》樞謂之椳。又制動之主曰樞機。《易·繫辭》言行君子之樞機。又北斗第一星,謂之天樞。《春秋·運斗樞》天樞德見則鳳凰翔。又五帝之精黃,則含樞紐。《禮·大傳註》禘祭之一。又要也。《荀子·富國篇》人君者,管分之樞要也。又本也,中也。《淮南子·原道訓》經營四隅,還返于樞。又樞密,掌軍政之官也。《宋·司馬光集》文彥博除樞密,詔曰:仍冠中書。又金樞,月也。《木華·海賦》大明轡於金樞之穴。又木名。《詩·唐風》山有樞。《草木疏》樞,其針刺如柘,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