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神鼎烂龙章,钟山长斋读老庄

文如神鼎烂龙章,钟山长斋读老庄

诗句读音
钟山长斋读老庄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zhōng shāncháng zhāidú|dòulǎo zhuāng
文如神鼎烂龙章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wénrúshén dǐnglànlóng zhāng

文如神鼎烂龙章,钟山长斋读老庄释义

【钟山】1.山名。在昆仓西北。一说即昆仑。其地多产美玉。《吕氏春秋·士容》:“故君子之容纯乎其若钟山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淮南子·俶真训》:“譬若钟山之玉,炊以鑪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高诱注:“崑崙也。”《楚辞·严忌<哀时命>》:“愿至崑崙之悬圃兮,采钟山之玉英。”王逸注:“钟山,在崑崙山西北。”三国魏嵇康《琴赋》:“絃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2.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地处极北,为苦寒之地。《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

【长斋】谓佛教徒长期坚持过午不食。后多指长期素食。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自修禪远壑,絶粒长斋。”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禪。”《西游记》第八四回:“官人们是长斋,是月斋?”清方苞《七思·伯姊》诗:“中岁长斋兮祝嫡姑,宵旦依依兮卧起扶。”

【读】《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獨。《說文》誦書也。《徐鍇曰》讀猶瀆也。若四瀆之引水也。《詩·鄘風》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毛傳》抽也。《鄭箋》抽猶出也。《朱傳》誦言也。《禮·文王世子》冬讀書,典書者詔之。又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疏》《孝經緯》云:祝融之樂曰《屬讀》。又曲名。《唐書·禮樂志》《讀曲》,宋人爲彭城王義康作也。又官名。《唐書·百官志》集賢殿書院有侍讀學士,掌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經籍。又姓,見《姓苑》。又《集韻》《韻會》大透切,音豆。義同。《周禮·天官·宮正註》鄭司農讀火絕之。《

【老庄】1.老子和庄子的并称。春秋、战国时道教的主要思想家。亦指以老子、庄子学说为代表的道教思想。老庄并提,始于汉,盛于魏晋以后。《淮南子·要略》:“道应者,揽掇遂事之踪,追观往古之跡,察祸福利害之反,考验乎老庄之术,而以合得失之势者也。”三国魏曹植《七启》:“窃慕古人之所志,仰老庄之遗风。”三国魏嵇康《幽愤》诗:“託好老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唐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序》:“觉周孔之犹迷,知老庄之未悟。”郭沫若《

【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又《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又《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又《易·坤卦

【神鼎】1.鼎的美称。上古帝王建立王朝时必铸新鼎作为立国的重器。《史记·封禅书》:“闻昔泰帝兴神鼎一,一者壹统,天地万物所繫终也。”汉焦赣《易林·渐之临》:“禹作神鼎,伯益衔指。斧斤既折,撞立独倚。”宋罗泌《路史·后纪一·太昊》:“﹝太昊﹞爰兴神鼎,制郊禪。”后世因以“神鼎”喻指皇位。《宋书·袁顗传》:“神鼎将沦,宗稷几泯。”清沉德潜《司马懿故居》诗:“中原回首移神鼎,竖子成名建禪坛。”2.指道教炼丹药的鼎器。南朝梁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

【烂】《廣韻》《集韻》《韻會》郞旰切,瀾去聲。《廣韻》火熟。《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火熟曰爛。《左傳·定三年》邾子自投于牀,廢于鑪炭爛。又《廣韻》明也。《詩·鄭風》明星有爛。又《唐風》錦衾爛兮。又《大雅》爛其盈門。《史記·蕭何世家贊》何之勳爛焉。《司馬相如·子虛賦》明爛龍鱗。又《公羊傳·僖十九年》魚爛而亡。《註》魚爛從內發。又《司馬相如·上林賦》麗靡爛漫於前。《註》索隱曰:列女傳云:桀造爛漫之樂。 《廣韻》本作爤。《集韻》與燗,煉同。又《正韻》離閑切,音闌。《楚辭·九章》曾枝剡棘圓果搏兮,靑黃雜糅文章

【龙章】;龙形。《礼记·郊特牲》:“旂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南朝宋鲍照《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怪石似龙章,瑕璧丽锦质。”《南史·宋纪上·武帝》:“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众僧见之。”2.指龙旗。《管子·兵法》:“三曰举龙章,则行水。”3.皇帝的仪仗。唐温庭筠《湖阴词》:“白虬天子金鍠鋩,高临帝座回龙章。”亦借指皇帝。唐韩偓《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诗:“清水帘开散异香,恩深咫尺对龙章。”宋秦观《次韵东坡上元扈从三绝》之一:“赭黄繖底望龙章,不断惟闻蜡炬香。”清李渔《鱼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