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书颁绿检,要职复青毡

温书颁绿检,要职复青毡

诗句读音
温书颁绿检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wēnshūbānlǜ|lù3
要职复青毡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yào zhífùqīng zhān

温书颁绿检,要职复青毡释义

【温】《唐韻》烏魂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昆切,音蕰。水名。《說文》水出犍爲涪南入黔水。又水名。《山海經》温水,出崆峒山,在臨汾南入河。又洛水之別名。《易·乾鑿度》王者有盛德之應,則洛水先温,故號温洛。又水名。《水經》温水,出牂柯夜郎縣。又泉名。《潘岳·西征賦》湯井温谷。《註》卽温泉也。又地名。《左傳·隱三年》取温之麥。《註》温,今河內温縣。《廣輿記》今屬懷慶府。又郡名。温州府,今屬浙江。又色和曰温。《論語》色思温。又性純粹曰温。《詩·秦風》温其如玉。又《爾雅·釋訓》温温,柔也。《疏》寬緩和柔也。《詩·大雅

【颁】《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廣韻》魚大首。亦衆貌。《詩·小雅》魚在在藻,有頒其首。又《唐韻》布還切《集韻》《韻會》《正韻》逋還切,音班。《廣韻》布也,賜也。《禮·明堂位》頒度量而天下大服。《註》頒,讀爲班。《周禮·天官·大宰》匪頒。《註》匪,分也。頒,讀爲班布之班,謂班賜也。又《說文》鬢也。《正韻》頟兩旁曰頒。《孟子》頒白者。《註》頒,班也。頭半白班班者也。又分也。《書·洛誥》乃惟孺子,頒朕不暇。《傳》我爲政,常若不暇。汝惟小子,當分取我之不暇而行之。《釋文》頒音班。又甫云反。又《說文

【绿】《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又《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检】《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奄切,兼上聲。《說文》書署也。《徐曰》書函之蓋,三刻其上,繩緘之,然後塡以泥,題書其上而印之也。《周禮·地官·司市註》璽節印章,如今斗檢封。又玉檢,以玉爲檢也。《前漢·武帝紀封禪註》金泥玉檢。又書袠之簽曰檢。《後漢·公孫瓚傳》皁囊施檢。《類篇》俗謂之燕尾,又謂之排。又檢制也。《孟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又《爾雅·釋詁》檢,同也。《郭註》模範同等。又檢式也。《淮南子·主術訓》人主立法,先自爲檢式儀表,故令行于天下。又櫽栝謂之檢。《揚子·法言》蠢迪檢押。又檢點,官名。《宋史·

【要职】重要的职位。《后汉书·朱晖传》:“冀不纳,而纵放日滋,遂復赂遗左右,交通宦者,任其子弟、宾客以为州郡要职。”唐韩愈《郑公神道碑文》:“部将有因贵人求要职者,公不用,用老而有功无势而远者。”明方孝孺《正俗》:“然而暴戾贪鄙,用其族类以处要职。”茅盾《子夜》六:“正要请教曾二少爷在双桥镇上担任什么要职。”漢

【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又《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又《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又《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又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又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又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

【青毡】亦作“青毡”。1.青色毛毯。三国魏曹操《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青氊牀褥三具。”唐白居易《偶眠》诗:“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氊。”唐于鹄《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醉卧枕敧树,寒坐展青毡。”艾芜《回家》:“緑色的藤叶就像一大张青毡似的铺在地上。”2.指青毡制品。如帐篷、帽冠等物。宋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清查慎行《雪中戴青毡大帽上顾见大笑口占纪之》:“大于暖耳覆双肩,冰雪骑驴二十年。今日重蒙天一笑,白头还恋旧青氊。”3.见“青毡故物”。4.指清寒贫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