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释义
【文翁】舒人。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在成都市中起学官,入学者免除徭役,成绩优者为郡县吏,每出巡视,“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飭行者与俱,使传教令”。蜀郡自是文风大振,教化大兴。见《汉书·文翁传》。后世用为称颂循吏的典故。《隶释·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僉曰大平兮,文翁復存。”唐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不封侯。”宋范仲淹《和并州郑宣徽见寄》:“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清姜埰《杂咏》:“思吴失张翰,化蜀愧文翁。”
【翻】《廣韻》《集韻》孚袁切《韻會》浮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番。《說文·新附字》飛也。《張衡·西京賦》衆鳥翩翻。又《增韻》反覆也。通作幡。又通作反。又《韻補》叶孚愔切《鄭曼季·贈陸雲詩》鴛鴦于飛,徘徊翩翻。載頡載頏,命侶鳴羣。又《韻補》叶孚焉切,西京賦與旃同叶。 《集韻》或作飜。亦作拚。
【教授】名。宋代除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位居提督学事司之下。元代诸路散府及中州学校和明清的府学亦置教授。宋高承《事物纪原·抚字长民·教授》:“宋朝神宗元丰中,兴太学三舍,以经术养天下之才,又於诸大郡府,始各置教授一人,掌教导诸生。”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仲子教授》:“至壬子癸丑,果连捷,中会榜第四,后补寧国府教授。”2.对私塾先生的尊称。《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吴教授看那入来的人,不是别人,却是十年前搬去的邻舍王婆。”《水浒传》第十四回:“雷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敢】〔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覽切,音。《說文》進取也。《九經字樣》从。,上下相付持也。隷變作敢。《書·益稷》誰敢不讓,敢不敬應。又《盤庚》敢恭生生。《疏》有人果敢奉用進進於善言,好善不倦也。又《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註》敢,冒昧之辭。《疏》凡言敢者,皆是以觸尊,不自明之意。又《博雅》敢,衂也。《廣韻》勇也,犯也。《增韻》忍爲也。
【倚】《唐韻》於綺切《集韻》巨綺切《韻會》《正韻》隱綺切,音輢。因也。《老子·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又《左傳·昭五年》薳啓彊曰:設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飮。又恃也。《前漢·韓信傳》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又偏也,側也。《禮·問喪》居于倚廬。又倚瑟,合曲也。《前漢·張釋之傳》愼夫人倚瑟而歌。今塡詞家謂之倚聲。又姓。楚左史倚相之後。又《正韻》於戲切,音意。義同。又《集韻》與奇同。《荀子·修身篇》倚魁之行。《註》引《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物體不具謂之倚。又《莊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焉,曰黃繚。音義同畸。
【先贤】先世的贤人。明嘉靖间议孔庙祭礼,称颜渊曾参等十人以下和孔子其他门弟子为先贤,自左丘明以下,称先儒。见《明史·礼志四》。《礼记·祭义》:“祀先贤於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后汉书·吴祐传》:“嫌疑之閒,诚先贤所慎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先贤表謚,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宋陆游《过广安吊张才叔谏议》诗:“春风匹马过孤城,欲吊先贤涕已倾。”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二》:“诬先贤而惑后学,其风殆不可长也。”2.复姓。汉有先贤氏。见《通志·氏族五》。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