龌龊好苟礼,逡巡不敢前
诗句 | 读音 |
---|---|
逡巡不敢前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一先 拼音: qūn xúnbù|fǒugǎnqián |
龌龊好苟礼 | 平仄:仄 仄 仄 仄 仄 韵脚:上十一薺 拼音: wò chuòhǎo|hàogǒulǐ |
龌龊好苟礼,逡巡不敢前释义
【逡巡】。1.却行,恭顺貌。《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汉班固《奕旨》:“逡巡儒行,保角依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李陵﹞逡廵欲语恐畏嗔。”宋叶适《刘靖君墓志铭》:“作邑者,要路之储也,以改官为急,盖有因缘属託於破白之初矣,未有逡巡退却於及格之际也。”清方文《齐介人书至云宋玉叔客吴门念予甚切感而有作》诗:“曾游江南访诸彦,江南诸彦皆逡巡。”2.退避;退让。《梁书·王筠传》:“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明陆采《怀香记·春闺寄简》:“前日着春英去通情,要他相会,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敢】〔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覽切,音。《說文》進取也。《九經字樣》从。,上下相付持也。隷變作敢。《書·益稷》誰敢不讓,敢不敬應。又《盤庚》敢恭生生。《疏》有人果敢奉用進進於善言,好善不倦也。又《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註》敢,冒昧之辭。《疏》凡言敢者,皆是以觸尊,不自明之意。又《博雅》敢,衂也。《廣韻》勇也,犯也。《增韻》忍爲也。
【龌龊】器量局促;狭小。《文选·张衡<西京赋>》:“独俭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谓何。”薛综注:“《汉书》注曰:齷齪,小节也。”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旷士怀?”唐王勃《秋日游莲池序》:“人间齷齪,抱风云者几人。”清昭槤《啸亭杂录·重经学》:“故一时耆儒夙学,布列朝班,而汉学始大著,齷齪之儒,自蹍足而退矣。”2.肮脏。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他见我风吹的齷齪,是这鼻凹里黑。”《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赁房儘有,只是齷齪低洼,急切难得中意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不管什么衣服穿
【好】〔古文〕《唐韻》呼皓切《集韻》《韻會》《正韻》許皓切,蒿上聲。美也,善也。《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又相善也。《詩·衞風》永以爲好也。又好會也。《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又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又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又《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音耗。《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詩·唐風》中心好之。又孔也。《
【苟】〔古文〕《唐韻》《廣韻》古厚切《集韻》《類篇》《正韻》舉后切,音垢。《說文》草也。又誠也。《魯語》夫苟中心圖民,知雖不及,必將至焉。又且也。《晏子·雜上篇》行廉不爲苟得,道義不爲苟合。又但也。《揚子·法言》非苟知之。又《韓詩外傳》指緣謬辭謂之苟。又磯名。《水經注》苟磯,亦曰南陽磯。又姓。《廣韻》漢有苟參。《急就篇》苟貞夫。《註》苟,草名也。所居饒之,因以爲氏。又《集韻》居侯切,音鉤。苟吻,草名。又《類篇》果羽切。《唐韻古音》讀矩。《蔡邕·述行賦》登高斯賦,義有取兮。則善戒惡,豈云苟兮。翩翩獨征,無疇與兮。
【礼】《集韻》禮古作礼。註詳十三畫。(禮)〔古文〕礼《廣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弟切《正韻》良以切,音蠡。《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韻會》孟子言禮之實節文斯二者,蓋因人心之仁義而爲之品秩,使各得其敘之謂禮。又姓。《左傳》衞大夫禮孔。 《徐鉉曰》五禮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