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诗句读音
弃置秋田草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二晧
拼音: qì zhìqiū tián3
我如丰年玉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wǒrúfēng nián yù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释义

【弃置】1.抛弃,扔在一边。南朝梁丘迟《答徐侍中为人赠妇》诗:“糟糠且弃置,蓬首乱如麻。”宋陆游《读书未终卷而睡有感》诗:“暮年缘一懒,百事俱弃置。”明高启《寓感》诗之十六:“弃置久不调,流尘被朱丝。”清陈梦雷《拟古诗青青河畔草》:“结髮与君知,相要以终老,何堪一分手,弃置在远道。”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一切守备薄弱之据点和城市则坚决攻取之……一切守备强固之据点和城市则暂时弃置之。”2.谓不被任用。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復陈。”唐王维《老将行》:“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

【秋田】1.秋季畋猎。汉司马相如《子虚赋》:“秋田乎青丘,徬徨乎海外。”唐李嘉祐《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诗:“去路全无千里客,秋田不见五陵儿。”宋晁补之《北渚亭赋》:“秋田青丘,实囿海滨。”2.秋日收获后的田园。唐刘长卿《鸜鹆歌》:“朝去秋田啄残粟,暮入寒林啸羣族。”唐王建《寄贾岛》诗:“僮眠冷榻朝犹卧,驴放秋田夜不归。”《元史·明宗纪》:“冬春之交,雪雨愆期,麦苗槁死,秋田未种,民庶遑遑,流移者众。”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丰年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稺恭为荒年穀。”刘孝标注:“谓亮有廊庙之器,翼有匡世之才,各有用也。”后多用以比喻可贵的人才。宋辛弃疾《满江红·呈赵晋臣敷文》词:“人道是,荒年穀;还又似,丰年玉。甚等閒却为鱸鱼归速?”清王昙《屠孟昭大尹尊甫兰渚封君七十岁寿序》:“俭年稼穡,寒年纤纊,丰年玉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天下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