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曹大是许询辈,道人岂非支遁流

吾曹大是许询辈,道人岂非支遁流

诗句读音
道人岂非支遁流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dào rénqǐ fēizhīdùn liú
吾曹大是许询辈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仄
拼音: wú|yùcáodà|dài|tàishìxǔ|hǔxúnbèi

吾曹大是许询辈,道人岂非支遁流释义

【道人】1.有极高道德的人。《庄子·秋水》:“道人不闻,至德不得。”王先谦集解:“语又见《山木篇》,道作至。”晋葛洪《抱朴子·行品》:“稟高亮之纯粹,抗峻标以邈俗,虚灵机以如愚,不贰过而諂黷者,贤人也。居寂寞之无为,蹈修直而执平者,道人也。”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汉书·京房传》:“法曰:‘道人始去,寒,涌水为灾。’”颜师古注:“道人,有道术之人也。”《太平御览》卷八一二引汉桓谭《新论》:“淮南王之子娉迎道人作为金银。”3.道教徒;道士。《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傕使公卿诣汜请和,汜皆执之,相攻击连月,死者

【岂非】反诘用词。难道不是。《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曰:‘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东观汉记·明帝纪》:“易鼎足象三公,岂非公卿奉职得理乎!”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三》:“杨氏语録以郭子仪不问发父塚之盗为能忘物我,伤义既甚。而今復有此论,岂非流入于异端而不觉耶?”明王鏊《震泽长语·经传》:“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岂非平日讲贯藴畜者在是。”

【支】〔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巵。《說文》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註》徐鍇曰:竹葉下垂也。《增韻》俗作攴,非。又《韻會》庶也。《詩·大雅》本支百世。《傳》支,支子也。《儀禮·士昏禮》支子則稱其宗。《註》支子,庶昆弟也。又《廣韻》持也。《左傳·定元年》天之所壞,不可支也。又《周語》武王克殷,作詩以爲飮歌,名之日支。《註》支,拄也。又《廣韻》度也。《晉書·職官志》有度支尚書。又《韻府》支,券也。《魏書·盧仝傳》一支付勳人,一支付行臺。《韓愈·寄崔立之詩》當如合分支。《註》今時人謂

【遁流】“遯流”。犹遁世。宋叶适《宿觉庵记》:“余老矣,病而力不给,惰而志不进,岂非不復知以古人自期而遯流汩没於异方之学者哉?”汉

【吾】〔古文〕《唐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梧。《說文》我自稱也。《爾雅·釋詁》吾,我也。《左傳·桓六年》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楚辭·九章註》朱子曰:此篇多以余吾稱,詳其文意,余平而吾倨也。又《廣韻》御也。執金吾,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中尉,秦官,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註》師古曰: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以名官。又《後漢·百官志》執金吾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繞行宮外,及主兵器。吾猶禦也。《註》應劭曰:執金革,以禦非常。又《集韻》棒名

【曹】《唐韻》昨牢切《集韻》《韻會》財勞切,音漕。《說文》作。獄之兩也。在廷東,从。治事者,从曰。《註》徐鍇曰:以言詞治獄也,故从曰。《前漢·成帝紀註》尙書四人爲四曹,成帝置五人,有三公曹,主斷獄事。《後漢·百官志》世祖分六曹。又《詩·大雅》乃造其曹。《傳》曹,羣也。《朱傳》羣牧之處也。又《史記·平準書》分曹循行郡國。《註》曹,輩也。又《楚辭·招魂》分曹並進。《註》曹,偶也。又國名。《詩·曹風譜》周武王封弟叔振鐸於曹,今濟隂定陶是也。又姓。《姓氏急就篇》周武王封曹叔振鐸,後以國爲氏。又《韻補》叶徂侯切。《楚辭·

【大】〔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又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又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又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又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询】《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音荀。《說文》謀也。《玉篇》咨也。《書·舜典》詢事考言。《詩·小雅》周爰咨詢。《傳》親戚之謀爲詢。《左傳·襄四年》諮親爲詢。又《爾雅·釋詁》信也。《註》宋衞曰詢。《疏》按方言:宋衞汝潁之閒曰洵。鄭風溱洧:洵訏且樂。詢、洵音義同。 《玉篇》或作。《集韻》或作、咰。《字彙補》譌作。

【辈】《廣韻》《集韻》《韻會》補妹切《正韻》邦妹切,音背。《說文》軍發車百兩爲一輩。《六書故》車以列分爲輩。又《玉篇》類也。《正韻》等也。《史記·婁敬傳》使者十輩來。《後漢·王霸傳》令郡國孝子、悌弟、貞婦爲一輩。又《玉篇》比也。《正韻》班也。《後漢·循吏傳》邊鳳、延篤先後爲京兆尹,時人以輩前世趙、張。《吳志·張溫傳》當今無輩。又《正韻》行也。《論語註》先進、後進,猶言前輩、後輩。 俗省作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