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初罢构,海上忆闲行

五城初罢构,海上忆闲行

诗句读音
五城初罢构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wǔ chéngchūbà|ba|pígòu
海上忆闲行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hǎi shàngyìxiánháng|xíng

五城初罢构,海上忆闲行释义

【五城】的居所。宋刘昌诗《芦浦笔记·白玉楼赋》:“惟五城一覩之珍,三献不逢之寳,盖於此山积而云駢。”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一》:“逮今所传,五城三山,絳宫璚楼,诸仙圣仪卫章服,一胡纷纷丽诡也。”参见“五城十二楼”。2.指京城。宋王禹偁《送荣礼丞赴宋都序》:“驾騑騑之四牡,别峨峨之五城。”3.指北京城内的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城。明张居正《请停止输钱内库供赏疏》:“不行嘉靖旧钱,小民甚以为苦,近该五城榜示晓諭,民情少定。”《清会典·都察院》:“掌分辖京师五城十坊之境。”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构】《篇海》同構。楮木也。詳楮字註。又曲也。《荀子·性惡篇》櫽栝之生爲构木也。(構)《唐韻》古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切,音遘。《說文》蓋也。杜林以爲榱桷字。《玉篇》架屋也。《書·大誥》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又《廣雅》合也。《易·繫辭》男女構精,萬物化生。《詩·小雅》我日構禍。又成也。《前漢·黥布傳》事已構矣。《唐書·楊師道傳》賦詩如宿構。又附會以成之亦曰構。《左傳·桓十六年》宣姜與公子朔構急子。又結起也。《前漢·陳勝傳》夜構火。又閒也。《後漢·隗囂傳》勿用傍人解構之言。又楮木別名。《物類相感志》構膠可以

【海上】;海岛。《吕氏春秋·恃君》:“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公孙弘﹞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荀爽﹞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汉滨。”明陆深《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李善注引《汉书》:“匈奴乃徙苏武北海上无人处。”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秦始皇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南朝梁沉约《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唐

【忆】《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