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凤楼前月色,天津桥上风凉
诗句 | 读音 |
---|---|
五凤楼前月色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wǔfèng lóuqiányuè sè |
天津桥上风凉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tiān jīn qiáoshàng fēngliáng|liàng |
五凤楼前月色,天津桥上风凉释义
【凤楼】内的楼阁。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綺窗。”宋张孝祥《忆秦娥·上元游西山作》词:“元宵节,凤楼相对鰲山结。”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合殿云浓留嫩草,千官花覆驻游丝。凤楼出入谁焚牘,会见英雄集柏池。”2.借指朝廷。清沉树本《大水叹》诗之二:“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3.指妇女的居处。南朝梁江淹《征怨》诗:“荡子从征久,凤楼簫管閒。”隋江总《箫史曲》诗:“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4.指五凤楼。清赵翼《后园居诗》:
【月色】月光。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宋陈师道《寒夜有怀晁无斁》诗:“灯花频作喜,月色正可步。”《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崔玄微﹞乘着月色,独步花丛中。”朱自清《荷塘月色》:“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2.指月亮。唐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怕怎的,待月色上来的时候,奴送三位娘去。”典
【天津桥】古浮桥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隋炀帝大业元年迁都,以洛水贯都,有天汉津梁的气象,因建此桥,名曰天津。隋末为李密烧毁,唐宋屡次改建加固,金以后废圮。唐白居易《和友人洛中春感》诗:“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人?”
【上风】指风刮来的那个方向。《庄子·天运》:“虫,雄鸣於上风,雌应於下风而风化。”宋文天祥《渔舟》诗序:“忽有十八舟,上风冉冉而来。”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吴越之战,敌得风势,傅瓘引舟佯避,俟敌过而回舟扬灰以败之,此易下风为上风者也。”午星《一个红军女游击战士》:“肖大嫂接连搬了好几捆柴草,堆到碉堡门口,又在上风方向,摆了一摊辣椒和树柴。”2.比喻优势或有利的地位。《西游记》第四二回:“行者道:‘兄弟,虽不曾救得师父,老孙却得个上风来了。’”鲁迅《且介亭杂文·说“面子”》:“他既然没有面子,自然就是中国有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