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诗句读音
壮志吞咸京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zhuàng zhìtūnxián jīng
武侯立岷蜀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韵脚:入三燭
拼音: wǔ hòulì2shǔ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释义

【壮志】愿、襟怀;伟大的志向。《后汉书·党锢传·张俭传论》:“而张俭见怒时王,颠沛假命,天下闻其风者,莫不怜其壮志,而争为之主。”《北史·王罴王思政尉迟迥王轨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唐骆宾王《边城落日》诗:“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明李东阳《吕梁洪二十韵》:“高歌逆天风,壮志方慷慨。”毛泽东《到韶山》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吞】《唐韻》吐根切《集韻》《韻會》他根切,音。《說文》咽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雲夢者八九。又《廣韻》吞,滅也。《增韻》幷包也。《戰國策》隂謀有吞天下之心。又《廣韻》他前切《集韻》他年切,音天。姓也。漢有吞景雲。又《集韻》咽也。《穀梁傳·隱三年註》其所吞咽者,壤入於內。《釋文》吞,敕恩反。又音天。《王筠詩》桓桓信無敵,堂堂寧有前。九圻良易舉,八荒安足吞。

【咸京】秦代京城咸阳。后人常用以借指长安。唐李乂《饯唐永昌》诗:“田郎才貌出咸京,潘子文华向洛城。”宋文天祥《平原》诗:“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元范梈《题李白郎官湖》诗:“当时郎官奉使出咸京,仙人千里来相迎。”典

【武侯】葛亮死后谥为忠武侯,后世称之为武侯。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刘后授之无疑心,武侯处之无惧色。”唐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诗:“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宋王安石《诸葛武侯》诗:“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陈衍《元诗纪事·范五老》:“﹝范﹞每战必胜,尝有诗:‘……男儿未了功名债,羞听人间説武侯。’”

【立】《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入切,音力。《說文》立,住也。《釋名》立,林也。如林木森然,各駐其所也。《廣韻》立,行立。《禮·曲禮》立必正方。又成也。《禮·冠義》而後禮義立。又堅也。《易·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論語》三十而立。又樹立也。《易·說卦傳》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左傳·襄二十四年》穆叔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又置也,建也。《書·牧誓》立爾矛。《周禮·天官》建其牧,立其監。《左傳·桓二年》師服曰:天子建國,諸侯立家

【岷】《廣韻》武巾切《集韻》眉頻切《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音民。《說文》山名。在蜀湔氐西徼外。本作,从山聲。《徐曰》今作岷。《孔穎達曰》山在梁州,江水所出。又《史註》山在岷州,溢洛南一里,連緜至蜀二千里,皆曰岷山。戴侗曰:在今威茂州之西北,東距峽州。又州名。秦隴西郡臨洮縣,後魏置岷州。因山爲名。或作。又《韻會》通作汶。《山海經》大江出汶郭之東南,逕蜀郡,東北至廣陵入海。又《史記·夏本紀》汶嶓旣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