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太守会稽侯,相次三篇皆俊逸
诗句 | 读音 |
---|---|
乌江太守会稽侯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九侯 拼音: wū jiāngtàishǒukuài jīhóu|hòu |
相次三篇皆俊逸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xiāng cìsānpiānjiējùn yì |
乌江太守会稽侯,相次三篇皆俊逸释义
【乌江】水名。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附近原有乌江亭,相传为项羽兵败自刎处。《史记·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闽徐夤《恨》诗:“乌江项籍忍归去,雁塞李陵长繫留。”清赵翼《鄱阳湖怀古》诗:“楚歌四面乌江败,吴火中流赤壁烧。”
【太】《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同。《說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按經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又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又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又《集韻》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 亦作太。
【守】〔古文〕《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音首。《說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視也,護也。《易·繫辭》何以守位,曰仁。《周禮·天官》獸人職時田則守罟。《註》防獸觸攫也。又《廣韻》主守也。《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藪之薪蒸,虞守之。海之鹽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又《增韻》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設險,以守其國。《史記·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音獸。《增韻》守之也,所守也,爲
【会稽】1.山名。在浙江省绍兴县东南。相传夏禹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防山,又名茅山。《左传·哀公元年》:“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禹﹞更名茅山曰会稽。”2.郡名。秦置,今江苏省东部及浙江省西部地。《汉书·严助传》:“严助,会稽吴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贺太傅作吴郡,初不出门,吴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会稽鸡,不能啼。’”清吴伟业《过朱买臣墓》诗:“翁子穷经不自贫,会稽连守拜为真。”
【侯】漢典考證:〔《儀禮·鄕飮酒禮》天子熊侯白質。〕 謹照原書鄕飮酒禮改鄕射禮。〔《周禮·春官》肆師侯禳。《註》侯者,迎祥善。禳者,禳去妖祲。〕 謹照原文注改疏。祥善改善祥。妖祲改殃氣。 考證:〔《儀禮·鄕飮酒禮》天子熊侯白質。〕 謹照原書鄕飮酒禮改鄕射禮。〔《周禮·春官》肆師侯禳。《註》侯者,迎祥善。禳者,禳去妖祲。〕 謹照原文注改疏。祥善改善祥。妖祲改殃氣。
【相次】1.亦作“相佽”。依为次第;相继。《周礼·考工记·画繢》:“画繢之事,杂五色,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郑玄注:“此言画繢六色所象,及布采之第次。”唐刘言史《北原情》诗之二:“城中人不絶,哀挽相次行。”宋真德秀《跋石鼓挽章祭文后》:“间相与道初元时事,往往语未终,輒相佽悽然,泣数行下。”《明史·方国珍传》:“国珍率所部遁入海,追败之盘屿,其部将相次降。”2.将近。《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相次二更,见一轮明月,正照着当空。”《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陶铁僧拽开脚出门去,相次
【三】〔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
【皆】《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街。《說文》俱詞也。《小爾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又《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又叶舉里切,音几。《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與偕通。《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 《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
【俊逸】洒脱,超群拔俗。三国魏刘劭《<人物志>自序》:“制礼乐,则考六艺祗庸之德;躬南面,则援俊逸辅相之材。”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蒋振生书法论》:“右军人品高,故其书瀟洒俊逸。”老舍《四世同堂》第二部五十:“它们的羽毛是那么光洁,姿态是那么俊逸,再配上那红的墙,绿的柏,与金瓦的宫殿,真是仙境中的仙鸟。”2.指超群拔俗的人。晋葛洪《抱朴子·穷达》:“俊逸縶滞,其有憾乎?”明李贽《寄方子及提学》诗:“此方多俊逸,长养报明时。”明陈子龙《送宋子建应试金陵随至海州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