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今百念冷,泛泛如虚舟

吾今百念冷,泛泛如虚舟

诗句读音
泛泛如虚舟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fàn fànrúxū zhōu
吾今百念冷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韵脚:下平十五青
拼音: wú|yùjīnbǎi niànlěng

吾今百念冷,泛泛如虚舟释义

【泛泛】“泛泛”。亦作“氾氾”。1.漂浮貌;浮行貌。《诗·小雅·采菽》:“汎汎杨舟,紼纚维之。”《楚辞·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鳧,与波上下,偷以全无躯乎?”唐吕周任《泗州大水记》:“崇邱如岛,稍稍而没,夏屋如查,汎汎相继。”元张可久《醉太平·怀古》曲:“翩翩野舟,汎汎沙鸥,登临不尽古今愁。”2.引申为随波逐流。王闿运《会试始萍生赋》:“浮江海而不沉,游清浊而无忤。岂汎汎以全躯,惟依依以保素。”3.水流貌。汉刘桢《赠从弟》诗之一:“汎汎东流水,磷磷水中石。”明何景明《拟古诗》之九:“汎汎东流河

【虚舟】1.无人驾御的船只。语本《庄子·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宋司马光《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诗:“虚舟非有意,飘瓦不须嗔。”明何景明《内篇》之一:“故陗壑之阻,盗贼弗怨;虚舟之触,褊心弗怒:无意也。”2.比喻胸怀恬淡旷达。唐骆宾王《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长史公玄牝凝神,虚舟应物。”清钱谦益《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授奉直大夫》:“朗鑑在心,虚舟应物。”3.谓任其漂流的舟楫。常比喻人事飘忽,播迁无定。唐高适《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

【吾】〔古文〕《唐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梧。《說文》我自稱也。《爾雅·釋詁》吾,我也。《左傳·桓六年》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楚辭·九章註》朱子曰:此篇多以余吾稱,詳其文意,余平而吾倨也。又《廣韻》御也。執金吾,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中尉,秦官,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註》師古曰: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以名官。又《後漢·百官志》執金吾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繞行宮外,及主兵器。吾猶禦也。《註》應劭曰:執金革,以禦非常。又《集韻》棒名

【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又《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又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从亼會意。,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百念】;各种想法。南朝梁何逊《相送》诗:“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金王若虚《赵州齐参谋新修悟真庵记》:“险阻备尝,烦劳久厌;閲兴亡之大变,悟荣辱之真空。残喘仅存,百念灰冷。”

【冷】《唐韻》《集韻》魯朾切《韻會》《正韻》魯杏切,令上聲。《說文》寒也。从仌,令聲。《六書正譌》別作泠,非。泠乃水名。《南史·齊樂預傳》人笑褚公,至今齒冷。《增韻》淸甚也。又姓。《廣韻》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字安義。又《唐韻》力鼎切《集韻》朗鼎切,靈上聲。冷,寒也。又《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冷凙。吳人謂冰曰冷凙。令道當作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