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方坦腹,百虑且伸眉

五经方坦腹,百虑且伸眉

诗句读音
百虑且伸眉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bǎi lǜqiě|jūshēn méi
五经方坦腹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wǔ jīngfāngtǎn fù

五经方坦腹,百虑且伸眉释义

【百虑】各种思虑;许多想法。《易·繫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唐杜甫《西阁夜》诗:“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明刘基《永康胡元鼎白云楼》诗:“昔时望云煎百虑,今日看云美无度。”清吴嘉纪《秋日怀孙八豹人》诗之六:“衰年缠百虑,我辈岂长存。”

【且】〔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淺野切《正韻》七野切,音跙。借曰之辭。《論語》且予之類是也。又未定之辭。《禮·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又又也。《詩·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又此也。《詩·周頌》匪且有且。《傳》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又姑且也。《詩·唐風》且以喜樂。又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若屬且爲所鹵。又苟且也。《莊子·庚桑楚》老子語南榮趎曰:與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註》且者,姑與物爲雷同,而志不在也。又姓。宋且謹修,明且。俗誤讀苴。又通作俎。薦牲具。祭祀燕饗用之

【伸眉】1.舒展眉头。形容得志。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三国魏应瑒《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宋陈亮《与石天民书》:“士人於被召得对,遂可以伸眉吐气,亦丈夫遇合之会也。”2.舒展眉头。谓解脱愁苦。宋梅尧臣《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逡巡陈子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宋文天祥《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累月为此忧窘,今纔得伸眉耳。”清钮琇《觚賸续编·总戎佳论》:“归而告妇,相对垂涕,以为无伸眉之日也。”

【五经】1.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春秋》。其称始于汉武帝建元五年。其中《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后世并《左传》而言。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新唐书·百官志三》:“《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为五经。”2.古代的五种礼制。《礼记·祭统》:“礼有五经,莫重於祭。”郑玄注:“礼有五经,谓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3.指德、义、礼、法、权辅弼国政的五项措施。《管子·五辅》:“德有六兴

【方】〔古文〕《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音芳。《說文》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或从水作汸。《詩·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傳》方,泭也。《釋文》小筏曰泭。《爾雅·釋水》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史記·酈食其傳》方船而下。《註》謂船也。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又《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

【坦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壻。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后称人婿为“令坦”或“东牀”,本此。五代无名氏《玉溪编事·参军》:“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2.舒身仰卧;坦露胸腹。唐杜甫《江亭》诗:“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诗。”宋无名氏《道山清话》:“一日,子厚(章惇)坦腹而卧,适子瞻自外来,摩其腹以问子瞻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