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来瞬息间,暧昧藏五贼
悟来瞬息间,暧昧藏五贼释义
【悟】〔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誤。《說文》覺也。从心吾聲。《困知記》無所覺之謂迷,有所覺之謂悟。又啓發人曰悟。《崔駟達旨》唐睢華顚以悟秦。又通作寤。《史記·項羽傳贊》尙不覺悟。
【来】〔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又玄孫之子曰來孫。又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又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又姓。又《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又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又叶郞
【瞬息间】见“瞬息之间”。漢
【暧昧】;模糊。汉蔡邕《释诲》:“若公子,所谓覩曖昧之利,而忘昭晢之害,专必成之功,而忽蹉跌之败者已。”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时笼月曖昧,见其面上黶深,目无瞳子。”沙汀《还乡记》二二:“保长开始抱怨他的赌运,但他忽又暧昧地笑起来。”2.不光明的;不便公之于众的。明陆采《怀香记·鞫询香情》:“这曖昧之事,容得你见?”沈从文《绅士的太太》:“这婶婶是年青女人,对于这暧昧情形有所窘迫,也感到无话可说了。”
【藏】〔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又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又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又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又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說文》《漢書》通用
【五贼】1.道教谓命、物、时、功、神为五贼。《阴符经》上:“天有五贼,见之者昌。”张果注:“五贼者,命、物、时、功、神也……故反经合道之谋其名有五,圣人禪之乃谓之贼,天下赖之则谓之德。故贼天之命,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黄帝所以代炎帝也。贼天之物,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帝尧所以代帝挚也。贼天之时,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帝舜所以代帝尧也。贼天之功,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大禹所以代帝舜也。贼天之神,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殷汤所以革夏命也,周武所以革殷命也。故见之者昌,自然而昌也。”清钱谦益《炼丹台》诗:“六相资辅弼,五贼收狂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