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辂鸣莺,八神警踊

五辂鸣莺,八神警踊

诗句读音
八神警踊平仄: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二腫
拼音: bā shénjǐngyǒng
五辂鸣莺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wǔ lùmíngyīng

五辂鸣莺,八神警踊释义

【八神】1.八蜡所祭之神。《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唐陆德明释文:“蜡祭有八神。”详“八蜡”。2.旧谓主宰宇庙之八神。《史记·封禅书》:“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於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於泽中圜丘云。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莱山。皆在齐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琅邪在齐东方,盖岁之所始。

【警】《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音景。《說文》戒也。《玉篇》敕也。《左傳·宣十二年》且雖諸侯相見,軍衞不徹警也。《疏》戒之至也。《周禮·天官·小宰》正歲則以灋警戒羣吏,令修宮中之職事。《註》勑戒之言。又猶起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衆也。《疏》警動衆人,令早起也。又《廣韻》寤也。又《廣雅》警警,不安也。又曲名。《唐書·儀衞志》鼓吹九曲,三曰警鼓。又通作儆。《古今注》警蹕,所以戒行徒也。《前漢·梁孝王傳》出稱警,入言。《師古註》警者,戒肅也,,止行人也。《周禮·夏官·鄭註》

【踊】漢典考證:《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音勇。《說文》跳也。《詩·邶風》踊躍用兵。《禮·檀弓》辟踊,哀之至也。《疏》拊心爲辟,跳躍爲踊。《左傳·僖二十八年》曲踊三百。《註》跳踊也。又《左傳·昭三年》屨賤踊貴。《註》踊,刖足者。《疏》刖足者之屨也。又《公羊傳·僖十年》晉之不言出入者踊,爲文公諱也。《註》踊,豫也。齊人語,若關西言渾矣。又《公羊傳·成二年》踊于棓而闚客。《註》踊,上也。《類篇》踊,或从勇作踴。考證:《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音勇。《說文》跳也。《詩·邶風》踊

【五辂】”。

【鸣】《唐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明。《說文》鳥聲也。《玉篇》聲相命也,嘷也。《詩·大雅》鳳凰鳴矣,于彼高岡。又獸亦曰鳴。《易·說卦傳》其於馬也爲善鳴。又《增韻》凡出聲皆曰鳴。《禮·學記》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莊子·德充符》子以堅白鳴。又鳥名。《山海經》弇州山有五彩之鳥,仰天鳴,名曰鳴鳥。《書·召誥》我則鳴鳥不聞。《音義》馬云:鳴鳥,謂鳳凰也。又姓。出《姓苑》。又《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音命。鳥相呼也。《馬融·長笛賦》山雞晨羣,野雉朝雊。求偶鳴子,悲號長嘯。《註》鳴,

【莺】《唐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音罌。《說文》鶯,鳥也。卽黃鸝。一名倉庚,一名商倉,一名鵹黃,一名鸝鶹,一名鸝鶬,一名楚雀,一名黃袍,一名搏黍,一名黃鳥,一名金衣公子。魏文帝王粲有鶯賦。又鳥羽文。《詩·小雅》交交桑扈,有鶯其羽。《毛傳》鶯然有文章也。俗作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