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事何骏壮,文理何优柔
武事何骏壮,文理何优柔释义
【武事】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左传·庄公四年》:“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后汉书·臧宫传》:“福不再来,时或易失,岂宜固守文德而堕武事乎?”《宋书·百官志上》:“大司马,一人,掌武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世间有做将帅只剥军餉,不勤武事,败坏封疆的。”《清史稿·世祖纪二》:“今八旗人民,怠於武事,遂至军旅隳敝,不及曩时。”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骏壮】犹强壮。骏,通“峻”。唐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诗:“武事何骏壮,文理何优柔。”
【文理】1.礼仪。《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汉桓宽《盐铁论·论功》:“匈奴无城廓之守……上无义法,下无文理,君臣嫚易,上下无礼。”宋王禹偁《籍田赋》:“武功以成,文理以定。”2.犹条理。《礼记·中庸》:“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汉书·高帝纪下》:“南海尉它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王先谦补注引周寿昌曰:“文理,犹条理也。”3.文辞义理;文章条理。宋司马光《进通志表》:“文理迂疏,无足观采。”明谢谠《四喜记·双桂联芳》:“圣旨到来,宋祁文理精通,第一甲进士。”《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优柔】1.宽和温厚。《国语·周语下》:“布宪施舍於百姓,故谓之嬴乱,所以优柔容民。”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儒训优柔,武节焱鷙。”清周亮工《书影》卷七:“而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优柔谆切,怨而不怒,忧而不敢疏也。”2.引申为体恤,宽厚待人。唐刘禹锡《复荆门县记》:“昔室于墟,风摇雨濡。自公优柔,郛閈盈兮。”3.宽舒,从容。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言以散鬱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懌怀。”唐李白《比干碑》:“俾后人优柔而自得,盖《春秋》微婉之义。”明宋濂《<日损斋笔记>原序》:“凡经史奥旨,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