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杳杳无音信

物是人非,杳杳无音信

诗句读音
杳杳无音信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yǎoyǎo wú yīn xìn
物是人非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wù shì rén fēi

物是人非,杳杳无音信释义

【杳】《唐韻》烏皎切《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音窅。《說文》冥也。《張衡·思賦》日杳杳而西匿。《淮南子·天文訓》日晡則反景上照於桑楡,故杳字日在木下。又《玉篇》深廣貌。《管子·內業篇》杳乎如入於淵。又叶委羽切,迂上聲。《王逸·九思》意逍遙兮欲歸,衆穢盛兮杳杳。思哽饐兮詰詘,涕流瀾兮如雨。漢典考證:〔《集韻》《韻會》《正韻》伊烏切,音窅。〕 謹照原文烏改鳥。 考證:〔《集韻》《韻會》《正韻》伊烏切,音窅。〕 謹照原文烏改鳥。

【杳无音信】“杳无音讯”。谓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宋黄孝迈《水龙吟》词:“警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水浒传》第四四回:“戴宗道:‘小可特为公孙胜先生回蓟州去杳无音信,今奉晁宋二公将令,差遣来蓟州探听消息。’”明王玉峰《焚香记·构祸》:“奴家只为儿夫杳无音信,展转思量,心情恍惚,神魂飘荡。”《红楼梦》第九二回:“就是甄家,从前一样功勋……一会儿抄了原籍的家财,至今杳无音信。”柯云路《三千万》:“前不久,总算熬到了国家建委来了调令,但是到了省里、局里,又几个月杳无音讯。”典

【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元张可久《朱履曲·湖上有感》曲:“玉雪亭前老树,翠烟桥外平芜,物是人非漫嗟吁。”《平山冷燕》第十八回:“只怕再来时物是人非,云英已赴裴航之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