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松惭忝位,秦封受殊渥

五松惭忝位,秦封受殊渥

诗句读音
秦封受殊渥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qínfēngshòushū wò
五松惭忝位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去六至
拼音: wǔ sōngcán tiǎnwèi

五松惭忝位,秦封受殊渥释义

【秦】〔古文〕《唐韻》《廣韻》匠隣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慈隣切,音螓。國名。《說文》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詩·秦風·車鄰註》秦,隴西谷名。在雍州鳥鼠山之東北。《疏》今秦亭,秦谷也。《韻會》春秋秦國,漢置天水郡,後魏改秦州。《釋名》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潤也。又三秦。《史記·項羽紀》三分關中,王秦降將,章邯雍王,司馬欣塞王,董翳翟王,爲三秦。又大秦國。《後漢·西域傳》大秦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其人民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又姓。秦自顓頊後,子嬰旣滅,支庶以爲秦氏。又《說文》一曰秦,禾名。又叶

【受】〔古文〕《唐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音壽。《說文》相付也。《玉篇》得也。《易·旣濟》實受其福。《詩·大雅》受天之祜。又承也。《李適之法觀禪師銘》孰承最上,密受居多。又盛也。《杜甫詩》野航恰受兩三人。又容納也。《論語》君子不可以小知,而可大受也。又《正字通》神呪切,收去聲。《詩·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叶下昊。昊,許切。○按受字《韻書》無去聲。又叶音暑。《張衡·誚靑衣賦》晏嬰潔志,不顧景女。乃雋不疑,奉霍不受。《韻會》毛氏曰:从从冖。俗或作,非。音胡到切,下从丈。zd

【殊渥】的恩惠。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絶伦。”明何景明《寄徐博士》诗:“殊渥优文学,清阶谢纠缠。”典

【五松】1.秦始皇登泰山,避雨松树下,因封为五大夫松。后人误以为是五株松树,故称五松。唐李白《奉钱二翁寻桃花源序》:“虽五松受职,草木有知,而万象乖度,礼刑将弛。”金元好问《送仲梁出山》诗:“五松平头白日静,千山万山如乱云。”《秦并六国平话》卷下:“始皇等待雾开,见五松遮盖车驾。秦始皇遂封为五大夫。”详“五大夫”。2.山名。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唐诗人李白曾筑室居此。唐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诗:“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躋攀,徵古絶遗老,因名五松山。”明嘉靖《铜陵县志·地理志》:“五松山,在县南四里,山旧有松,一本

【惭忝】“慙忝”。羞愧。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窃承相公特於廊庙间道稹诗句,昨又面奉约,令献旧文。战汗悚踊,慙忝无地。”典

【位】《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音壝。《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廣韻》正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而揖,禮以變爲敬也。又所也。《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朱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又姓。明位安。又高麗人呼相似爲位。見《三國志》。 本作。俗作位。字原刻从亻从。漢典考證:〔《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面揖,〕 謹照原文面揖改而揖。〔《易·艮卦》君子思不出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