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于是日,再见伏羲
吾于是日,再见伏羲释义
【吾】〔古文〕《唐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梧。《說文》我自稱也。《爾雅·釋詁》吾,我也。《左傳·桓六年》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楚辭·九章註》朱子曰:此篇多以余吾稱,詳其文意,余平而吾倨也。又《廣韻》御也。執金吾,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中尉,秦官,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註》師古曰: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以名官。又《後漢·百官志》執金吾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繞行宮外,及主兵器。吾猶禦也。《註》應劭曰:執金革,以禦非常。又《集韻》棒名
【于是】1.如此。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恶。”2.亦作“于时”。连词。表示承接。《诗·周颂·我将》:“我其夙夜,畏天之畏,于时保之。”郑玄笺:“于,於;时,是也。早夜敬天,於是得安文王之道。”《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十一》:“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无征,时朝无事也。”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三:“时有县令籍民间强壮者,悉令自卫乡里,无得他适,于是邻村亦不能侵暴邻村,一境独安。”丁玲《阿毛姑娘》第二章一:“不知男的说了一句什么话,于是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再见】再一次见面。《孔子家语·致思》:“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宋司马光《刘道原十国纪年序》:“道原水陆行数千里至洛阳,自言比气羸惫,必病且死,恐不復再见。”巴金《中岛健藏先生》:“我盼望着,等待着同他们再见。”2.临别套语。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萧红《手》:“并没有人和她去告别,也没有人和她说一声‘再见’。”冰心《分》:“我们乱招着手说:‘小朋友呀!再见呀!再见呀!’”3.犹言再见个高低。《中国民间故事选·大师兄闹衙门》:“老头儿拉着二师兄就走,一边走一边骂:‘畜生!到家再见!’”再次出现。《公羊
【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风姓。相传其始画八卦,又教民渔猎,取牺牲以供庖厨,因称庖牺。亦作“伏戏”、“伏牺”。《庄子·缮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庄子·大宗师》:“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汉扬雄《法言·问道》:“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牺而成乎尧。”晋王嘉《拾遗记·春皇庖牺》:“庖者包也,言包含万象;以牺牲登荐于百神,民服其圣,故曰庖牺,亦曰伏羲。”《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贾公彦疏引《孝经纬》:“伏牺之乐曰《立基》。”唐杨炯《少室山姨庙碑》:“伏羲画卦,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