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

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

诗句读音
两朝尊母仪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liǎng cháo1mǔ yí
误置代籍中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一東
拼音: wùzhìdài jí1|4

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释义

【两朝】后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南齐书·王俭传》:“臣逢其时,而叨其位,常总端右,亟管銓衡。事涉两朝,岁绵一纪。”唐杜甫《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旧唐书·韩弘传》:“及齐、蔡贼平,势屈入覲,两朝宠待加等,弘竟以名位始终,人臣之幸也。”2.指两个国家。《宋史·宇文昌龄传》:“送辽使至雄州,当宴,从者不待揖而坐,昌龄誚其使曰:‘两朝聘好百年矣,入境置宴,非但今日,揖而后坐,此礼渠可闕邪?’”

【尊】《唐韻》《韻會》祖昆切《集韻》《正韻》租昆切,音遵。《說文》高稱也。《廣韻》重也,貴也,君父之稱也。《易·繫辭》天尊地,乾坤定矣。《孟子》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禮·表記》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而後可以爲民父母。又敬也。《禮·曲禮》禮者,自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又《說文》註酒器。《周禮·春官》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六尊,謂犧尊,象尊,著尊,壺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賔客。又姓。《風俗通》尊盧氏之後。與宗通。又叶將鄰切,音津。《前漢·班固敘傳》大祖元勳,啓立輔臣。支庶藩屛,侯王尊。又叶此

【母仪】人母的仪范。多用于皇后。《<古列女传>小序》:“惟若母仪,贤圣有智,行为仪表,言则中义。”唐杜牧《杜秋娘》诗:“﹝竇姬﹞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明张煌言《建夷宫词》之八:“掖庭犹説册閼氏,妙选孀闺作母仪。”2.指作母亲的仪范。唐赵璘《因话录·宫》卷一:“﹝贞懿皇后﹞母仪万国,化洽六宫。”宋司马光《论后妃封赠札子》:“皇后敌体至尊,母仪四海。”《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淑德、懿德……盖未尝正位中宫,母仪天下,配饗之礼,诚为未允。”3.为母之道。唐王维《工部杨尚书夫人墓志铭》:“妇道允谐,母仪俱

【误】《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寤。《說文》謬也。《書·立政》其勿誤于庶獄庶愼。《傳》誤,失也。《禮·聘義》使者聘而誤,主君弗親饗食也。《註》誤,謂禮節錯誤也。《前漢·張耳傳》君何言之誤。《吳志·周瑜傳》瑜精音樂,雖三爵後,其閒缺誤,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郞顧。又《字林》通作悞。惑也。《荀子·正論篇》是特姦人之誤于亂說,以欺愚者。

【置】〔古文〕《廣韻》陟吏切《集韻》《韻會》竹吏切《正韻》知意切,音智。《說文》赦也。《註》徐鍇曰:从直,與罷同意。置之則去之也。又《玉篇》立也。《廣韻》設也。《書·說命》王置諸其左右。《周禮·天官·大宰》三曰廢置,以馭其吏。《註》退其不能者,舉賢而置之祿。《前漢·周勃傳》不知置辭。《註》師古曰:置,立也。又《玉篇》安置也。又《廣雅》郵置,關驛也。《前漢·曹參傳》取狐父祁善置。《註》師古曰:置,若今之驛也。又《集韻》直吏切,音。樹也。周禮,凡試廬事,置而搖之。

【代籍】太后赐代王宫人的名册。典出《汉书·外戚传上·孝文窦皇后》:“孝文竇皇后,景帝母也,吕太后时以良家子选入宫。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竇姬与在行中。家在清河,愿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籍代伍中。籍奏,诏可。当行,竇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彊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竇姬,生女嫖。孝惠七年,生景帝。”后因借指皇帝遴选宫女时记录入选者的名册。清吴伟业《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闻道君王走玉驄,犊车不用聘昭容。幸迟身入陈宫里,却早名填代籍中。”典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