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分岂相忘,临路更情亲

相分岂相忘,临路更情亲

诗句读音
相分岂相忘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xiāng fēnqǐ|kǎixiāng wàng
临路更情亲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lín lùgēng|gèngqíng qīn

相分岂相忘,临路更情亲释义

【相分】谓使互相增进契分,情谊。《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太祖征吴,原从行,卒”裴松之注引《邴原别传》:“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清黄生《义府》卷下:“《季汉书·邴原传》:‘当以书相分。’言以书荐之,使相契分也。”佛教语。法相宗所说的学说。与“见分”相对。谓认识和感知的对象。清龚自珍《最录<八识规矩颂>》:“每支各摄证自证分、自证分、相分、见分等。”章炳麟《建立宗教论》:“缘色及空,以为相分。”

【岂】《廣韻》袪俙切《集韻》《韻會》去幾切,音。《說文》還師振旅樂也。又欲也,登也。《徐曰》今借此爲語詞。《玉篇》安也,焉也。《廣韻》曾也。《增韻》非然之辭。《書·五子之歌》怨豈在明。《詩·召南》豈不夙夜。《傳》豈不,言有是也。又《集韻》《正韻》可亥切,音鎧。與凱愷通。軍勝之樂也。又樂也,和也。○按經傳凱歌、凱風、愷悌、樂愷皆借豈。古凱、愷、豈音義通,今分爲二。 《字彙》〈山下一〉从耑省。〈口下丷一〉从豆省。俗作山頭,非。《同文舉要》豈同剴,亦非。漢典考證:〔《說文》還師振樂也。〕 謹照原文振下增旅字。 考證:

【相忘】。《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宋苏轼《送穆越州》诗:“江海相忘十五年,羡君松柏蔚苍颜。”白采《被摈弃者》:“我宝宝一天一天的烦聒我,同伴都像与我相忘了。”

【临路】犹临行。晋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亦奚必临路而长号,覩丝而后歔欷哉!”南朝宋鲍照《放歌行》:“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迴。”宋王安石《驴》诗之一:“临路长鸣有真意,盘山弟子久同参。”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情亲】。《吕氏春秋·壹行》:“今行者见大树,必解衣悬冠倚剑而寝其下,大树非人之情亲知交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南朝宋鲍照《学古》诗:“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实是愁苦节,惆悵忆情亲。”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对此景无箇情亲,怎不教痛心酸转添凄楚!”鲁迅《集外集拾遗·<所闻>》诗:“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2.感情亲切。唐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诗:“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宋杨万里《雨晴得毗陵故旧书》诗:“知我近来头白尽,寒暄语外更情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