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阁更衣处,尘蒙喷草痕

香阁更衣处,尘蒙喷草痕

诗句读音
尘蒙喷草痕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二十四痕
拼音: chén méngpēn|pèn3hén
香阁更衣处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xiāng gégēng|gèngyīchǔ|chù

香阁更衣处,尘蒙喷草痕释义

【尘蒙】蔽。晋孙绰《表哀诗》:“寥寥空堂,寂寂响户,尘蒙几筵,风生栋宇。”唐司空图《灵台三官堂文》:“尘蒙而庙貌全隳,苏驳而天衣半褫。”2.喻尘世的束缚或烦扰。唐寒山《诗》之二三五:“人生在尘蒙,恰似盆中虫。”唐李益《府试古镜》诗:“幸居君子室,长愿免尘蒙。”3.犹言世俗愚蒙。清唐甄《潜书·匪更》:“去因仍之旧法,殫制作之精思,慎虑时宜,讲论典礼,审量法度,归於百姓之便利,以发四海之尘蒙。”

【喷】《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悶切,音湓。《說文》叱也。《玉篇》鼓鼻也。《廣韻》吐氣。《戰國策》俛而噴,仰而鳴。《莊子·秋水篇》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韓詩外傳》疾言噴噴,口沸目赤。《廣韻》與歕同。《集韻》或作吩。又《廣韻》魂切《集韻》《韻會》《正韻》鋪魂切,音歕。義同。《廣韻》本作濆。潠也。又《集韻》芳問切,音忿。吹聲。又方問切,音奮。吒也。 《字彙》作噴,附十二畫,非。今攺正。噴从作。zdic.net

【痕】《唐韻》戸恩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恩切,音鞎。《說文》胝瘢也。《玉篇》瘢痕也。《趙壹·疾世刺邪賦》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索其瘢痕。又凡物有迹者皆曰痕,如啼痕,苔痕,水痕,墨痕之類。又《集韻》五斤切,音垠。《博雅》腫也。又古恨切,音艮。腫病。

【香阁】妇女的内室。唐李白《菩萨蛮》词:“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2.宫廷或佛寺的台阁。唐王勃《游梵宇三觉寺》诗:“香阁披青磴,琱臺控紫岑。”《元史·世祖纪七》:“乙酉,帝御香阁,命大乐署令完颜椿等肄文武乐。”香閤:青年女子的住室。唐谢偃《踏歌词》之二:“逶迤度香閤,顾步出兰闺。”明张景《飞丸记·芸窗望遇》:“我听説你离香閤,吓得我魄散分。”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