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邻道不谋,咫尺楚越异
乡邻道不谋,咫尺楚越异释义
【咫】《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說文》周制,寸尺咫尋,皆以人之體爲法。中婦人手長八寸,謂之咫,周尺也。《左傳·僖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晉語》文公學讀書於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聞則多矣。《註》咫,咫尺閒也。《魯語》肅愼氏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又《楚語》是知天咫,安知民則。《註》咫言少也,言少知天道耳,何知治民之法。又《酉陽雜俎》書目有天咫。 《集韻》或作。
【尺】《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赤。《說文》十寸也。人手郤十分動衇爲寸口,十寸爲尺,規矩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體爲法。《家語》布指知尺,舒肱知尋。《前漢·律歷志》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一黍爲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蔡邕·獨斷》夏十寸爲尺,殷九寸爲尺,周八寸爲尺。《周禮·司市》疏置丈尺於絹布之肆。又大尺曰施。《管子·地員篇》其施五尺。《註》施音遺,大尺之名。又《小爾雅》五尺謂之墨。《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註》五尺爲墨,倍墨爲丈。今木工各用五尺以成宮室,其名
【楚越】喻相距遥远。《庄子·德充符》:“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成玄英疏:“楚越迢递,相去数千。”《文选·卢谌<赠刘琨诗>》:“爰造异论,肝胆楚越。”李善注:“高诱《淮南子》注曰:‘肝胆,喻近也;楚越,喻远也。’”唐李白《寄远》诗之八:“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销歇。”清张惠言《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词:“百年復几许?慷慨一何多……楚越等閒耳,肝胆有风波。”
【异】《廣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之切,音怡。《廣韻》已也。《書·堯典》异哉,試可乃已。《傳》异,已也,退也。言餘人盡巳,惟鯀可試,無成乃退。《正義》异聲近巳,巳訓止,是停住之意,故爲退也。又《集韻》發歎也。又《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怡去聲。《說文》舉也。又《廣韻》退也。又與異通。《列子·楊朱篇》何以异哉。(異)〔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移去聲。《說文》分也,从廾从。予也。《博雅》異分也。《史記·商君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又不同也
【乡邻】亦作“乡隣”。同乡;邻居。《孟子·离娄下》:“乡邻有鬭者,被髮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宋陆游《戏咏闲适》:“説与乡邻当贺我,死前长作自由身。”清俞蛟《梦厂杂著·春明丛说下·义夫贞妇传》:“孝思服闋,正拟赴晋,闻外父卒,遂直趋平谷,访其乡隣。”洪深《香稻米》第一幕:“大家都是乡邻,帮忙也是应该的。”
【道】〔古文〕衟《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又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又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又《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又當道,草名。《博雅
【不谋】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閭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三千景附,八百不谋。”李善注:“不谋同辞,不期同时,一朝会武王於郊下者八百诸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会有买妾者,急货之。妻以其不谋故,罪柴,益迁怒女,詬駡益毒。”2.不谋求。《书·盘庚中》:“汝不谋长,以思乃灾,汝诞劝忧。”晋陆机《演连珠》之十二:“忠臣率志,不谋其报。”3.不合,不符。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以注说改正文例》:“段玉裁氏曰……以上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