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斜川游,作诗寄彭泽

想像斜川游,作诗寄彭泽

诗句读音
想像斜川游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xiǎng xiàngxié chuānyóu
作诗寄彭泽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zuòshījìpéng zé

想像斜川游,作诗寄彭泽释义

【想像】象”。1.缅怀;回忆。《楚辞·远游》:“思旧故以想像兮,长太息而掩涕。”王逸注:“像,一作象。”唐李商隐《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诗:“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又差池。”清倪瑞璿《金陵怀古》诗:“往事不堪频想像,夕阳西下看潮平。”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我现在想像,他说这话时的笑容,还俨然如在目前呢。”2.犹设想。《列子·汤问》:“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唐高适《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跡非想像到,心以精灵猜。”明郎瑛《七修类稿·辨证上·霓裳羽衣曲考》:“《霓裳羽衣

【斜川】1.古地名。在江西省星子、都昌二县县境。濒鄱阳湖,风景秀丽,晋陶潜曾游于此,作《游斜川》诗并序。宋张炎《风入松·岫云》词:“记得晋人归去,御风飞过斜川。”宋刘过《行香子·山水扇面》词:“何人村墅,若个林泉。恰似欹湖,似枋口,似斜川。”2.古地名。泛指游览胜地。宋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词:“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3.古地名。在河南省郏县境,宋苏轼子苏过的居所名。苏过移家颍昌,营湖阴水竹数亩,名为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并名其所著曰《斜川集》。

【游】〔古文〕汓《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猷。水名。《水經注》淮水於淮浦縣枝分,北爲游水。又浮行也。《爾雅·釋水》順流而下曰遡游。《詩·秦風》遡游從之。又《周禮·天官》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註》游,離宮也。又《管子·首憲篇》分理以爲十游,游爲之宗。又《尚書·考靈曜》地有四游,常動而人不知。又玩物適情之意。《禮·少儀》士依於德,游於藝。又閒曠也。《禮·王制》無游民。又自適貌。《詩·小雅》愼爾優游。又枝葉扶疏貌。《詩·鄭風》隰有游龍。《傳》龍紅草也。《箋》游,猶放縱也。言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

【作】〔古文〕胙《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又振也。《書·康誥》作新民。又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又爲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又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又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又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又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註》謂削其鱗。又汨作,逸書篇名。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又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又《集韻

【寄】《唐韻》《集韻》《韻會》居義切《正韻》吉器切,音記。《說文》托也。《增韻》寓也。《周語》國無寄寓。《註》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又《齊語》管子曰:作內政而寄軍令焉。又《廣韻》附也。《增韻》傳也。《禮·王制》東方曰寄。《註》東方通言之官,謂傳寄東方之言也。又郊遂寄棘,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又《史記·酷吏傳》請寄無所聽。《註》請寄,猶囑托也。又寄生,草名。又寄居,小蟹名。

【彭泽】1.泽名。即今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又名彭湖、彭蠡。《韩诗外传》卷三:“左洞庭之波,右彭泽之水。”2.县名。汉代始设。在今江西省北部。晋陶潜曾为彭泽令,因以“彭泽”借指陶潜。唐王勃《滕王阁诗序》:“睢园緑竹,气凌彭泽之樽;鄴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唐刘知几《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步兵、彭泽之类是也。”清秋瑾《菊》诗:“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