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修炼地,玉井著神功
仙人修炼地,玉井著神功释义
【玉井】1.星官名。参宿下方四颗星,形如井,故名。《后汉书·郎顗传》:“臣窃见去年闰月十七日己丑夜,有白气从西方天苑趋左足,入玉井,数日乃灭。”李贤注:“参星下四小星为玉井。”《晋书·天文志上》:“玉井四星,在参左足下,主水浆以给厨。”南朝梁谢举《凌云台》诗:“势高陵玉井,临逈度金波。”2.井的美称。晋葛洪《抱朴子·微旨》:“玉井泓邃,灌溉匪休。”唐罗隐《台城》诗:“玉井已乾龙不起,金甌虽破虎曾争。”宋梅尧臣《晨起》诗:“玉井传新汲,金炉换宿灰。”清朱彝尊《七月晦日赐藕恭纪》诗之一:“白蒻金门教遍及,青泥玉井讶新
【神功】1.神一般的功绩。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晋书·赫连勃勃载记》:“鸿绩侔于天地,神功迈于造化。”《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神功无纪,作物何称。”吕延济注:“谓高祖神妙之功无能记述。”宋叶适《谢除华文阁待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窃仰鸿施,有如神功。”明宋濂《送刘永泰还江西序》:“圣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清史稿·礼志八》:“惟世祖皇帝神功圣德,纂述成书,光华万世。”2.神灵的功力。《南史·谢惠连传》:“﹝灵运﹞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
【仙人】亦作“僊人”。1.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有种种神通的人。《文选·古诗<生年不满百>》:“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李善注引《列仙传》:“王子乔者,太子晋也。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新唐书·方技传·姜抚》:“自言通僊人不死术,隐居不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唐道士侯道华喜读书,每语人曰:‘天上无凡俗仙人。’此妙语也。”《云笈七籤》卷十七:“长生不死,延数万岁,名编仙籙,故曰仙人。”2.唐人用以称女道士。唐李白《玉真仙人词》王琦注引胡震
【修炼】1.指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唐吕岩《忆江南》词:“劝君修炼保尊年,不久是神仙。”《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元年》:“正君臣同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练,无出於此。”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他痴心儿指望结姻缘,全不肯敬天尊养真修炼。”阿英《关于北京<燕九竹枝词>》:“至今远近道流,皆于此日聚城西白云观,观即长春修炼处也。”2.修养陶冶。《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八年》:“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修炼精神,以至为佛。”清吴骞《扶风传信录》:“然亦当隐藏灵跡,修炼心性,不可妄作怪异惑人,以干天谴也。”3
【地】〔古文〕埊埅嶳《廣韻》徒四切《集韻》大計切《韻會》徒二切《正韻》徒利切,音弟。《說文》元氣初分,重濁隂爲地,萬物所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又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又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