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自高水自绿,后辈词人心眼俗
诗句 | 读音 |
---|---|
后辈词人心眼俗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入三燭 拼音: hòubèicírénxīn yǎnsú |
岘山自高水自绿 | 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仄 仄 拼音: xiàn shānzìzì gāoshuǐlǜ|lù |
岘山自高水自绿,后辈词人心眼俗释义
【辈】《廣韻》《集韻》《韻會》補妹切《正韻》邦妹切,音背。《說文》軍發車百兩爲一輩。《六書故》車以列分爲輩。又《玉篇》類也。《正韻》等也。《史記·婁敬傳》使者十輩來。《後漢·王霸傳》令郡國孝子、悌弟、貞婦爲一輩。又《玉篇》比也。《正韻》班也。《後漢·循吏傳》邊鳳、延篤先後爲京兆尹,時人以輩前世趙、張。《吳志·張溫傳》當今無輩。又《正韻》行也。《論語註》先進、後進,猶言前輩、後輩。 俗省作軰。
【词】〔古文〕《唐韻》似兹切《集韻》《韻會》《正韻》詳兹切,音祠。《說文》意內而言外也。《釋名》嗣也。令撰善言,相嗣續也。《廣韻》說也。《正韻》言也。《字彙》文也。《公羊傳·昭十一年》春秋之信史也。其詞則丘有罪焉爾。《史記·儒林傳》是時天子方好文詞。《晉書·郭璞傳》璞詞賦爲中興之冠。《舊唐書·張九齡傳》張說常謂人曰:後來詞人稱首也。又《陸贄傳》贄以博學宏詞登科。《韓非子·問田篇》驅於聲詞,眩乎辯說。又《博雅》已也。又《廣韻》請也,吿也。○按《說文》本作意內言外。韻會引作音內言外。又引徐曰:惟也,思也,曰也,兮也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心眼】1.心与眼。南朝梁王僧孺《夜愁示诸宾》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宋苏辙《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诗:“吾弟有儁才,见事心眼明。”陈登科《赤龙与丹凤》十九:“你人小不会有人注意,路上见人嘴要巧,心眼灵活些。”2.谓有意做作以求人知。语本《庄子·列御寇》:“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郭象注:“有心於为德,非真德也。夫真德者,忽然自得而不知所以德也。率心为德犹之可耳,役心於眉睫之间则伪已甚矣。”唐李德裕《慎独论》:“为德者尚不可以有心眼,况为恶者乎?”3.指心计。《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及至处下来,见他
【俗】〔古文〕圱《唐韻》似足切《集韻》《韻會》《正韻》松玉切,音續。習也。上所化曰風,下所習曰俗。《釋名》俗,欲也,俗人所欲也。《禮·曲禮》禮從宜,使從俗。又《周禮·天官》八則治都鄙,六曰禮俗,以馭其民。又不雅曰俗。《黃庭堅曰》士俗不可醫。或問不俗之狀,庭堅曰:難言也。視其平居,無以異於人,臨大節而不可奪,此不俗人也。 《說文》从人,谷聲。《徐曰》俗之言續也。轉相習也。漢典考證:〔相如上林賦徼受屈。〕 謹照原文上林賦改子虚賦。 考證:〔相如上林賦徼受屈。〕 謹照原文上林賦改子虚賦。
【岘山】1.山名。在湖北襄阳县南。又名岘首山。东临汉水,为襄阳南面要塞。西晋羊祜镇襄阳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晋书·羊祜传》:“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峴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唐孟浩然《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诗:“峴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宋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羊叔子镇襄阳,尝与从事邹湛登峴山,慨然有‘湮没无闻’之嘆,峴山因是以传。”2.山名。在浙江湖州市南。本名显山,后避唐中宗(李显)讳,改名岘山。宋苏轼任湖州太守时,曾登此山,有诗云:“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我非羊叔子,愧此峴山亭。”3.山名。在浙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自高】1.自然高大。《庄子·田子方》:“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唐魏徵《论治疏》:“又天居自高,龙鳞难犯,在於造次,不敢尽言。”2.自傲;抬高自己。《后汉书·袁绍传》:“性矜愎自高,短於从善,故至於败。”宋陈亮《甲辰秋答朱元晦书》:“后生小子遂以某为假伯恭以自高,痴人面前真是不得説梦。”《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殷家女子倒百般好,只有些儿毛病,专一恃贵自高,不把公婆看在眼里。”3.犹自重;自珍。《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唐李景亮《李章武传
【水】《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稅上聲。《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
【绿】《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又《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