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衍诗书,循吏副忧轸

先生衍诗书,循吏副忧轸

诗句读音
循吏副忧轸平仄:平 仄 仄 平 仄
拼音: xún lìfù|pìyōu zhěn
先生衍诗书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xiānshēng yǎnshī shū

先生衍诗书,循吏副忧轸释义

【循吏】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唐张说《奉和赐崔日知》诗:“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凰?”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迁始传《循吏》,晋曰《良吏》。”清陆以湉《冷庐杂识·袁随园》:“平心而论,其为宰时,清勤明快,无愧循吏。”章炳麟《訄书·通法》:“一郡之吏,无虑千人,皆承流修职,故举事易而循吏多。”

【副】《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敷救切,否去聲。貳也。《前漢·功臣表》副在有司。《廣韻》佐也,稱也。又《爾雅·釋詁》審也。《註》副者,次長之稱。審猶察也。又后夫人首飾。《詩·鄘風》副笄六珈。《註》首飾也。編髮爲之。又《韻會》芳遇切,音赴。義同。又《唐韻》芳福切《集韻》《韻會》芳六切,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又《唐韻》芳逼切《集韻》《韻會》拍逼切,音逼。《廣韻》析也。《禮·曲禮》爲天子削爪者,副之。《註》旣削又四析之,乃橫斷之。又作疈。《周禮·春官》以疈辜祭四方百物。《註》疈牲胷也。又《籀文》作疈。《六書故

【忧轸】深切忧虑。《太平广记》卷二六引唐薛用弱《集异记·叶法善》:“然内官洎舟人从行之辈,忧軫靡遑。”《旧唐书·裴度传》:“今属凶徒扰攘,宸衷忧軫,凡有制命,计於安危。”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书》:“承諭曾见与叔平简,拙疾更不復云,惟乞不赐忧軫,皇恐皇恐。”

【先】《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又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又姓。《韻會》晉有先軫。又《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

【诗书】1.《诗经》和《尚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2.泛指书籍。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潘华自恃家富,不习诗书,不务生理,专一闝赌为事。”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松赞干布爱好汉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入太学学习诗书。”3.诗作和书法。《宋书·谢灵运传》:“灵运诗书皆兼独絶,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4.诗作和书信。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