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首要须刊伟迹,习池底事著狂生
诗句 | 读音 |
---|---|
岘首要须刊伟迹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xiàn shǒuyào xūkānwěi jì |
习池底事著狂生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xíchídǐ shìkuáng shēng |
岘首要须刊伟迹,习池底事著狂生释义
【岘首】湖北襄阳县南的岘山。唐孟浩然《送韩使君除洪府都督》诗:“峴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清钱谦益《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峴首之涕,牛山之悲,又于吾身亲见之,是能不为之嘆息哉!”参见“峴山”、“峴山碑”。
【要须】;需要。《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天下未寧,要须良臣以镇边境。”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满二石米以外,任意斟裁。然要须米微多,米少酒则不佳。”宋李纲《又与张相公书》:“昨日得报,止遣水军屯蘄阳,要须九江有兵与之相照应,乃为得策。”2.必定;总会。唐雍陶《感兴》诗:“贫女貌非丑,要须缘嫁迟。”宋苏辙《病后》诗:“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清顾炎武《祖豫州闻鸡》诗:“岂足占时运,要须振羽翰。”
【刊】《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看平聲。《說文》剟也,从刀干聲。《廣韻》削也。又斫也。《周禮·秋官·柞氏》夏日至,令刊陽木而火之。《註》謂斫去次地之皮。又通栞。《前漢·地理志》隨山栞木。《註》師古曰:栞,古刋字。斫其木也。又《韻補》叶丘虔切,音愆。《曹子建·怨歌行》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室,二叔反流言。又叶古案切,音旰。《揚雄·酈商銘》橫恥愧景,刎頸自獻。金紫褒表,萬世不刋。章樵讀。又刻也。《晉書·孫綽傳》必須綽爲文,然後刋石焉。《王儉褚淵》刋玄石以表德。《字彙》楊愼曰:劉歆答揚雄
【伟迹】伟大的业绩或事迹。蹟,也写作“迹”。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铺张对天之閎休,扬厉无前之伟蹟。”宋曾巩《进太祖皇帝总序状》:“将无以使列圣巍巍之伟迹,焜燿昭彻,布在方册,此臣之所以惴惴也。”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全盛时代》:“壮哉盛哉!非特中华学界之大观,抑亦世界学史之伟蹟也。”2.指不朽的文物古迹。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五:“后来还是中央政府派员保护了这历史的伟迹。”典
【习】《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正韻》席入切,音襲。《說文》數飛也。《禮·月令》鷹乃學習。又《易·坤卦》不習,无不利。《註》不假修爲,而功自成。《論語》學而時習之。《何晏註》學者以時湧習之。又《易·坎卦》習坎。《註》習謂便習之。《釋文》習,重也。又《書·大禹謨》士不習吉。《傳》習,因也。又《詩·邶風》習習谷風。《傳》習習,和舒貌。又姓。《廣韻》出襄陽。晉有習鑿齒。◎按說文習自爲部。今從正字通併入。字从羽从白。俗作習,非。漢典考證:〔《易·乾卦》不習,无不利。〕 謹照原書乾卦改坤卦。 考證:〔《易·乾卦》不
【池】《廣韻》直離切《集韻》《正韻》陳知切《韻會》除知切,音馳。《說文》治也。孔安國曰:停水曰池。《周禮·秋官》雍氏掌溝瀆澮池之禁。《註》謂陂障之水道也。《禮·月令》毋漉陂池。《註》畜水曰陂,穿地通水曰池。又城塹曰溝池。《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班固·西都賦》呀周池而成淵。《註》城有水曰池。又朝夕池,海也。《枚乗諫吳王書》游曲臺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註》蘇林曰:以海水朝夕爲池。又咸池,天神也。《東方朔·七諫》屬天命而委之咸池。又咸池,黃帝樂名。又堯樂名,大咸亦曰咸池。《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咸池以祭地示。《
【底事】1.何事。唐刘肃《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崑崙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清赵翼《陔馀丛考·底》:“江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唐以来已入诗词中。”陈毅《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2.此事。宋林希逸《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清李渔《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狂生】妄为的人。《荀子·君道》:“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胥时而乐。”明王錂《春芜记·报仇》:“须知彩凤,怎肯随鸦。笑狂生低下,也空劳受尽波查。”郭沫若《南冠草》第五幕:“不过也使这狂生可受得一点痛苦。”2.狂放的人。《后汉书·仲长统传》:“统性俶儻,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唐陆龟蒙《幽居赋》:“有雕龙之辩,然后为狂生。”清孙枝蔚《念奴娇·题黄大宗小像》词:“曾忝座上称宾,狂生老矣,减尽从前慧。”李光《集诗述感》:“狂生意气书生胆,沧海西风一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