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守运心亦相似,不吝亲亲拘子子
诗句 | 读音 |
---|---|
贤守运心亦相似 | 平仄:平 仄 仄 平 仄 平 仄 拼音: xián shǒuyùn xīnyìxiāng sì |
不吝亲亲拘子子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 bù lìnqīn qīnjū|gōuzǐ |
贤守运心亦相似,不吝亲亲拘子子释义
【贤守】贤明的地方官。唐刘禹锡《武陵观火诗》:“贤守恤人瘼,临烟驻驪驹。”宋苏轼《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拔薤已观贤守政,折蔬聊慰故人心。”《宋史·食货志上六》:“乾道间,郡有米斗直五六百钱者,孝宗闻之,即罢其守,更用贤守,此今日所当法者。”
【运心】用心;动心。唐李諲《妒神颂》序:“兄则运心以求合,我则处室以全真。”前蜀杜光庭《南斗北斗醮词》:“但虑运心动念,乖越五常,累过积非,彰明二简。”2.佛教语。四供养之一。谓于心中起供养之思。《苏悉地羯啰经》卷中:“有四供养,遍通诸部,一切处用:一谓合掌,二以閼伽,三用真言及慕捺罗,四但运心,此善品中随方应作,或復长时供养中最无过运心。”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相似】相类;相像。《易·繫辞上》:“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南朝梁萧统《采莲曲》:“桂楫兰橈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似。”清李渔《意中缘·名逋》:“只要画得有几分相似,就不十分到家,我和你指点一指点,改正一改正,也就可以充得去了。”老舍《赶集·黑白李》:“其实他俩的脸都很白,而且长得极相似。”
【不吝】惜。《书·仲虺之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孔颖达疏:“改悔过失,无所恡惜。”宋陈善《扪虱新话·趋炎附势自古而然》:“唐令孤綯当国日,以姓氏少,族人有投名者不吝,由是远近皆趋至,有姓狐冒令者。”《二刻拍案惊奇》卷八:“赢时节道是倘来之物……意气扬扬,出之不吝。”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我现在提出我对于上述各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是否有当,希望读者不吝指教。”典
【亲亲】1.爱自己的亲属。《诗·小雅·伐木序》:“亲亲以睦友,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孔颖达疏:“既能内亲其亲以使和睦,又能外友其贤而不弃,不遗忘久故之恩旧而燕乐之。”《汉书·翼奉传》:“古者朝廷必有同姓以明亲亲,必有异姓以明贤贤,此圣王之所以大通天下也。”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圣人者立,然后知宫居而粒食,亲亲而尊尊,生者养而死者藏。”《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高愚溪到底不往女儿家去,善终於姪儿高文明之家。所剩之物尽归姪儿,也是高文明一点亲亲之念不衰,毕竟得所报也。”2.亲属;亲戚。《汉书·哀帝
【拘】《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駒。《說文》止也。《徐曰》物去,手能止之也。《廣韻》執也。《易·隨卦》拘係之,乃從維之。《書·酒誥》盡執拘以歸于周。《左傳·僖三十三年》武夫力而拘諸原。又《史記·汲黯傳》弘大體,不拘文法。《前漢·司馬遷傳》隂陽之術大詳而衆忌諱,使人拘而多畏。《註》拘,曲礙也。《集韻》或作句。又作。別作佝。又《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擁也。《禮·曲禮》必加帚於箕上,以袂拘而退。《註》以袂擁帚之前,埽而郤行之。又取也。《禮·曲禮》凡僕人之禮,必授人綏,若僕者降等,則撫僕之手
【子】〔古文〕《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